第三十九章:记者会-《血魂1937》


    第(2/3)页

    坐在台上的最高当局很享受这个记者的问题,他正想找机会把黄浩然给推出来出日本人的洋相呢!没想到这些外国记者这么配合!

    于是,按照最高当局的指示军政部的言人说出了黄浩然的名字,埋头记录的戴梦如浑身一震,猛的抬头朝台上看去,台下的记者们也出现了一阵骚动!

    黄浩然?他不是遇刺了吗?之前所有的报纸轮番报导黄浩然遇刺的消息南京的宣传部也没能拿出反驳的证据,所有的外国记者都坚持认为这就是南京政府心虚的表现!

    难道黄浩然的伤已经康复了?看来黄浩然在这次遇刺事件中受的伤不太严重......

    疑惑的记者们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答案!台上的南京军政部的言人看到自己已经成功的吊起了台下记者们的胃口,于是大声的宣布:

    “让我们有请这次‘溧水大捷’的指挥官,南京城防司令部副司令黄浩然中将!大家鼓掌!”

    蒋百里用手捅了捅黄浩然,笑着说:

    “你露脸的时候到了!还不快去!最高当局等着看戏呢......”

    黄浩然回了蒋百里一根微笑,然后大步的走到了台上站定,一时间台下的闪光灯亮成了一片,幸亏黄浩然早有准备戴了一副墨镜,要不然还真吃不消这样的强光。

    黄浩然的出现让戴梦如激动的站了起来,她终于清楚的看见了她牵挂的对象,方小倩这是第三次见到黄浩然了,不过前两次她都不知道黄浩然的身份。

    方方的国字脸,略显有些黑的皮肤,除了气度有些不凡之外,方小倩看不出这个黄浩然有什么过人之处!

    方小倩开始在台下对着黄浩然使“气功”!

    看到黄浩然现身的记者们先是愣了一下,很快有认识黄浩然的中国记者高声欢呼了起来,台下的外国记者在比对完他们手中的黄浩然照片现台上的那个人真的就是黄浩然之后都高高的举起了他们的手,踊跃的态度比刚才最高当局讲话结束以后还要热烈一些!

    毕竟,比起最高当局这样的政客那种干巴巴的讲话,还是黄浩然这样的“常胜将军”的“故事”更能提高报纸的销量,蒋百里担心最高当局会感到不快,于是偷偷的看了最高当局一眼,结果蒋百里看见最高当局笑眯眯的看着台下的记者,看来老头子的心情很不错,完全没有介意黄浩然的受欢迎程度过了他本人。

    军政部的言人适时的跳出来维持住了屋子里面的秩序,第一个得到提问机会的是《中央日报》的记者,提的问题也和戴梦如之前提的一样是军政部安排好的问题,黄浩然只需要按照标准答案念上一边。

    第二个得到提问机会的是个英国记者,这个英国记者的问题就显得要刁钻多了,他的问题是中**队的几十万精锐之师在淞沪和日军打了三个多月也没有取得过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大胜,现在黄浩然依靠着南京这些残破的军队却打出了这样的一场胜仗,难道短短的十几天里面,黄浩然对这些败军施了什么魔法吗?

    听这位英国记者的口气,似乎是不太相信南京卫戍军真的消灭了日军1万多人,这个英国记者的问题让黄浩然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他感到肝火开始变旺。

    黄浩然是会说英语的,可是今天他坚持用中国话来回答这个英国记者的问题,既然这个英国记者摆明了是来找茬的,黄浩然也不介意给这个英国佬增加一点麻烦。

    黄浩然微笑着开始了他的表演,当蒋百里看到黄浩然露出笑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英国记者要倒霉了!

    “记者先生!显然你的工作做得不太称职!我**队在淞沪也多次打出了漂亮的歼灭战,本人就至少经历过三次,你这样说会让死在我们中**队手里的几位日本将军觉得很难堪,毕竟他们都是被击毙的,而不是遭遇到了交通意外!”

    黄浩然的回答引起了中国记者们的大笑,他们本来就不喜欢眼高于顶的英国人,对于英国人这种无视中**队的态度更是感到费城的愤怒,在黄浩然没有现身以前啊他们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毕竟除了黄浩然没有一位中国将军在淞沪的战绩能拿得出手,他们在心目中对黄浩然的遇刺是遗憾到了极点!

    没想到黄浩然就这么一下子跳了出来,看着精神奕奕的黄浩然,中国记者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黄浩然可是在淞沪收拾了两名日军少将的!攻克日本海军6战队虹口司令部和奇袭22旅团旅团部都是在国内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了这样一位“常胜将军”站在台上,中国记者们觉得黄浩然一句话不用说都提气!

    再看到黄浩然对英国佬强硬的态度,中国记者们简直是爽到了极点!

    看到黄浩然让英国同行吃了憋,一个法国记者立刻跳了出来,他比那位英国记者说的还要露骨,就差没有指着黄浩然的鼻子说他在假报战功!

    黄浩然不慌不忙的从参谋军官手里接过了前线部队送回来的战利品和照片,15o联队和115联队的军旗,末松茂治的将官刀再加上大量日军尸体的照片,都让外国记者们不停的用高声调表示着他们的惊叹,事实胜于雄辩,这些铁证一拿出来,外国记者们都同时闭上了嘴巴!

    过了一会一个美国记者得到了提问的机会,由于美国采取的是孤立政策,所以美国的记者也站在了比较中肯的位置上为了一些黄浩然关于“溧水大捷”的问题,黄浩然拣了一些能回答的说了,而且他直接用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气得前面的那位英国记者差点犯了羊癫疯。

    军政部的言人见效果基本已经达到了,于是打算给这场记者会收尾,他把最后的提问机会给了戴梦如,按照预定的计划,戴梦如的这个问题也是安排好的,可以让黄浩然说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收场,可是这位言人没有想到在这个最保险的环节上居然除了问题。

    戴梦如听到自己得到了最后一问的机会有些恍惚的站了起来,黄浩然见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来问着最后一个问题,于是表现出了极为友好的的态度,戴梦如一下子接触到黄浩然直视的目光顿时感到了一阵幸福的眩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