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却军装之外每个士兵还配置了皮质水壶和几块肉干或者黑面包作为干粮,另外还有割肉的匕首。 军需品的种类,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军队的现代化程度,也能侧面反映出军队的战斗力,从这装备上来看,这支所谓的谢苗诺夫斯基兵团比八旗军是不知道强到哪去了了。 刚想去看看火炮,一面巨盾就吸引了胤祚的目光,这些巨盾大多是木质,外面裹着一层兽皮,兽皮上画着黑色的双头鹰标记,盾牌足有大半个人那么高,到胤祚的下巴。 与盾牌放在一起的是一堆像是小型炮弹的圆球,圆球上面延伸出来一根引火线。 看到这些装备胤祚的心中就闪现出“掷弹兵”的名字,这些是早期掷弹兵的制式装备,利用大盾的掩护靠近敌人,靠近之后用小炮弹般的手榴弹炸伤对方的线列兵。 胤祚在心中不禁为这支游戏兵的兵种细分程度暗暗咋舌。 在院子逛了一圈之后,胤祚最后开始查看那门火炮。此时,大清的制式火炮为红衣大炮,长约一丈,重达两三千斤,炮口粗大,管壁厚实,有照门和准星,可以调节射角度,配合加减火药的用量,精确度很高,射程极远,可达七八里。 红衣大炮配合实心弹和开花弹两种弹药,威力极大,连努尔哈赤都是被红衣大炮一炮炸死的。 而这门俄国的大炮大体上和清军红衣大炮相仿,但是炮管更薄一些,炮身也更短一些,安置在一个两轮的炮架上,炮身颜色趋近于银色,但是又有一些发暗。 这门大炮共配两种炮弹,一种是常见的铁质实心圆弹,另一种则近似于小圆桶,表面有圆形凸起,小圆筒内是一枚枚的小圆珠。这种炮弹就是葡萄弹了,类似于后世的散弹。 按照后世西方对于火炮的划分,胤祚认为这门炮应当属于十二磅炮,这是在之后几百年欧洲战场上的火炮经典尺寸。 机动性强,操作简便,射程远,威力大都是这种火炮的优点。 虽然俄军的十二磅炮比红衣大炮更短更薄,但并不意味着其性能更差。 因为清军入关之后,为了追求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火力,对之前源自荷兰人的红衣大炮做了改动,盲目增加了炮管厚度和长度,改到最后甚至还有所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