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帽一顶、翡翠帽正一枚、帽饰红缦一穗一丈神符、一挂葫芦、两块手帕、一张财神方位单,一本时宪书、一个红喜灯、一封高香、一封线儿香、十盘盘香。” 那个执事太监念了半天,终于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赏赐之物念完,肃小六微微抬头偷看了一眼,心中暗道:“这念了半天,好像东西是不少,可归根到底也就是这一托盘嘛!金不金,银不银的,也没什么用!” 他正这样想着,突觉脖子后面一紧,原来张三禄的大手又按着他的后脑勺,让他磕头谢赏。 “草民等叩谢王爷赏赐!”张三禄等人叩头拜谢。 “啊”这时,郑亲王指着宗人府右宗正绵偲,挥手比划了一下,玉满怕绵偲不解,忙起身上前翻译。 绵偲摆了摆手,示意玉满不必前来,自己捧着那本谱牒站了起来,朗声说道:“昔日,郑亲王乌尔恭阿六子肃顺,生性顽劣、不遵教诲,经由王府各宗亲定议,令其搬离王府,择地而居,并由王府侧福晋侍女瑚佳氏照料起居。今该子痛改前非,勤勉向学,矢志进取功名,实属难得,现由宗人府右宗正绵偲、左宗人春山作保,令该子归入王府,名列籍册。并,责成其生母侧福晋瑚佳氏,多加管教,谆谆勉励,使其承继郑亲王一系的门第之风、府中之训!” 网友:擦!这一大套一大套的,文言文听不懂啊! 网友:就是啊,古代人说话都是文言文吗? 网友:文言文要是写出来,看字还能看明白点儿,要是听可真是费劲! 网友:我觉得,古人对话时,要都说文言文的话,一个说完,另一个得想半天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网友:他这不算是文言文吧,最多半文半白,大概还是能听懂的。 网友:那你给讲讲说的什么啊? 网友:就是说肃小六小时候不听话,被赶出王府,现在他变好了,又接回来,让他生母瑚佳氏好好看管,好好学习王府的家训。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人家说那么长,你这就翻译完了? 网友:听那老头说,那个侍女叫瑚佳氏,侧福晋也叫瑚佳氏,傻傻分不清楚啊! 网友:那是姓,清朝的姓好多都是什么佳、什么佳的。 “肃顺,”绵偲走上前对肃小六道,“你的身世已明,快上前认认王爷吧?” 肃小六虽然早已知道自己此行是来认亲,他抬头望了望倚在烈焰虎皮榻上的郑亲王,又看了看他身边坐着的那几位年纪都在四五十岁上下的福晋,心里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爷们儿,”张三禄好心提醒,“照旗人的规矩,你该管王爷叫阿玛!” “是啊,”朱绍文也轻声道,“千万别叫成爹,那不合规矩!” “没错儿,”沈春和又来补充一句,“是阿玛,千万别叫成阿妈,那就露怯了!” 网友:这几位相声祖师可真贫! 网友:简直就是吐槽王啊,什么事儿都得掺和两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