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州府衙门-《墨尘江湖》
第(3/3)页
大宋朝的读书人,果然都如此猖狂,若是前朝风气,哪个读书人敢如此嚣张?难怪老头子要让自己读劳什子四书五经,还要倒背如流,可待自己能倒着背论语之时,他又再不让自己读书。书读得太多,怕是面对江湖人时心里难免生出轻视,老头子倒是有先见之明。
不过这天下还真是奇怪,明明是不用做学问的人,也要读这些没用的文章,会背下后又不用再读,什么仁义、礼仪,放在事情上半点用处也无。倒不如多研读几部史书,好歹史书中那些个事情,时至今日都可作为借鉴
见那几个官兵纹丝未动,小吏便催促道:“还不动手?官家赏给你们那口饭,都不想吃了么?”
这高高在上的语气,便是站在阶下的司空孤等人乍一听都都极不舒服,但衙门口的官兵们,除去那个身着建安军军服的面带冷笑,巍然不动外,其余人却都收起恶毒与狰狞,板着脸向司空孤等人走来。
司空孤心里长叹一声,这大宋朝廷对武夫如何,在这小吏身上也可见一斑。
司空孤向那小吏作揖,说道:“这位兄台,鄙人乃是这扬州明月楼掌柜司空孤,今日是来此鸣冤的,还望通报一下杨通判。”
那小吏听闻“司空孤”三个字,当即向司空孤投以不可置信的目光,司空孤甚至还能够感觉到这目光中隐隐有责怪之意,也不知是责怪自己未早些通报姓名,还是责怪自己与江湖人混在一起。之间那小吏又喝住官兵。略微思索一阵,最终木讷地向司空孤点点头,留下一句“你们等着”,便转身进入衙门。
趁此间隙,杨朔拱手抱拳为那几个面面相觑的官兵道:“诸位兄台,方才是我漕帮兄弟对不住诸位,小弟在此为诸位陪个不是。是敝帮管控不当,险些铸成大错,海外诸位兄台多多海涵。”
致歉后,杨朔便话锋一转:“不知我帮李老帮主等人如今何在?”
那些个官兵见杨朔与司空孤这对师兄弟文质彬彬的模样,又想到方才那个小吏趾高气昂的模样,当即有人应道:“我们兄弟几个也是奉命办事,贵帮李老先生被县尉大人收监,说他是什么总之是打入监牢了。”
司空孤心里明白,怕是杨县丞将李壑称为“匪首”,“贼徒”一类,这里漕帮人多势众,万一再惹恼了大伙,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司空孤又望向那个仍趴在地上的漕帮帮众,见他捂着脸望着自己,当即向那个帮众露出苦笑。
等了不到半柱香,那个小吏便已经带着笑容朝司空孤走来,深深施礼后,才恭敬道:“杨大人请司空公子入堂中相商。”
此时那个小吏竟是春风满面的模样,与方才趾高气昂全然不同,在场众人感到恶寒爬上身子,激起一阵鸡皮疙瘩。司空孤则十分自然地微笑,指指杨朔与那个倒地的帮众:“这两位是昨日那个案件的证人,可以一同进去吧?”
“司空公子真是客气,来,三位”
小吏看着那个满身烂泥,目光透出凶狠的家伙一眼,却不知该不该应下,心中愈发觉得古怪。但想起杨通判对自己吩咐要以礼相待是那郑重的表情,便又继续说道:“请进吧,请进。”
言罢似是为司空孤三人开路一般,又推开几个挡在门前的官兵,为司空孤三人清出一条道路。又做出“请”的手势,杨朔看看司空孤,见到司空孤面上挂着的微笑变得意味深长,又给自己递了个“放心”的眼色,当即明白小师弟心下已有算计。
心中虽有忐忑,但杨朔也清楚,只有这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小师弟有希望将李壑他们救出,便吩咐漕帮众人站在门外莫阻道路。自己则跟在司空孤与那小吏后面走入衙门,那个满身烂泥的破锣嗓子也被杨朔半拉半拽地拖入衙门中。
最终,一群不明所以的官兵与不明所以的漕帮帮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而衙门边一条阴暗的小巷口,那个被司空孤称为“许寒山”的男子,却撕下人皮面罩,露出短短的眉毛。
“老三怕是还要吃一通苦头喽!”
自言自语后,又盯着衙门门口看了一阵,见官兵与漕帮众人并无冲突,郭四才悠然离去。
此时,天仍未通亮,但金有德的大宅内,却已鸡飞狗跳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