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何人不识君-《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3/3)页

      只是这年头主流的商业其实就是粮食贸易,其他的商品主要消费对象还是他们世家。想要让百姓有余钱进行消费,进而提高作坊的收益,首先要让他们吃饱穿暖。

      减地租自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那么傻,不过提高粮食产量来达到温饱的效果却也是一个途径。甚至已经开始有世家,学着李煜专门开了个农业研究所,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耕种技术。

      一个月后,随着苍梧、桂阳贼造反,《专利法》的提案也来到了刘宏手中。这不是李煜书写,而是他命帝党的人收集而来。就如同李煜所言,这玩意不在汉律之中,就很有可能进入刺史的私囊里面,身为大汉皇帝他岂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经过讨论后,《专利》就写入了《汉律》之中,成为各州的收入之一,并设置专门的从事官登记本州的专利,还有让税吏做好专利费征收的事宜。

      责令各州刺史,组织整理本州专利数据,汇总成册,以半年为期送到雒阳,最后经分门别类之后,装订成册,送回给各州刺史手中,避免专利出现重复的情况。

      这也多亏了李煜及时完成了纸张的改良,新的纸张开始投入生产,相对廉价而且适合书写的纸张开始出现,并被刘宏确定为贡品,成为雒阳官员奏折和圣旨的主要书写材料。

      没有这种请便的材料,书册什么的也就无从说起了,就一个名单很有可能就是好几十车的竹简,还要定期销毁作废,《专利法》要普及和贯彻落实根本不可能。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自治区的种种神奇已经被天下世人说知晓,上至公卿贵族,下至山民隐户都知道了陵阳李煜这个名讳,使得后者成为了不是名士的名士。

      自然而然的,也使得天下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自治区上面,初步的目的已经达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