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引来了大鱼-《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2/3)页

      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没有人胆敢法外开恩了。

      其实大家都清楚,自治区里面的粮食本来不是很够,以后还需要不断向外面的粮商收购,以确保在秋收之前,保证居民的伙食问题。偏偏大量山民迁徙过来,以至于消耗粮食的速度太快,否则李煜还未必要搞出什么限制令这种东西来。

      也不是说不想通过开设工坊,生产商品来获得利润购买粮食。

      这个时代限制太大,一则交通不便运输条件太差,二则生产技术不行粮食产量不高,故而粮食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官员的俸禄都是直接通过发粮来支付,免得他们没粮可买。

      吴越之地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偶尔会有盗匪抢劫,粮队需要有人护卫不说,糟糕的道路情况也使得粮食在运输的过程,损耗大大提高。

      大量的购买粮食,那些世家控制的大商会,必然也会大量囤积粮食,抬高粮食价格。甚至到处宣传,怂恿山民加入自治区,进一步加大这个情况的恶化。为了赚钱,他们几乎无所不用其极,或许甚至还有打算看着自治区财政崩溃,进而直接解体的吧?

      如今李煜不仅限制人口,甚至对粮食也进行限购令,每人只能买一定量的粮食,而且要出示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和没有身份证的人不能购买。同时哪怕是高价购买过来的粮食,也以平价进行出售,故而百姓们还是很拥戴他的。

      可以说,若是没有系统的话,或许第一年人口大搬迁所造成的粮食缺口,就足以压得李煜喘不过气来了。

      “那好,需要怎么办理?”年长的士人闻言点了点头问道。

      “请随我到登记处办理就好,各位可以轮流办理,我们也会提供人手帮忙照看行礼,所以请各位放心好了!”为首的衙役闻言,总算是稍微松了口气。这些身穿儒袍的家伙,一般来说还真不是他们这些衙役可以招惹的。

      大汉对衣服的限制没有那么强烈,只要不穿龙袍那就基本上不会太过于追究,故而商人也有穿绫罗绸缎的存在,只要买得起。

      不过儒袍一般还是以士人或者文人才会穿,这是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穿的却是布衣短打,主要是为了方便行动。一般穿儒袍的,普通百姓一般不会招惹,不管对方是否出仕,没有人希望惹祸上身,这不过是长期下来的自我保护。

      一行人几乎是第一次拍照,看着他们用一个铁疙瘩摆弄了一番,不多时一张卡片就出来了,似乎是纸却不知道是何材质。只知道左上角有他们的画像,居然是如此的逼真。

      “各位请在这里填上你们的姓名和籍贯,若不识字我们也有人可以代笔!”衙役随口说了句,随即才想到眼前的是士人,不可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无妨,无妨!”青年男子却没有责怪的意思,百姓大多愚昧,只怕需要代笔的不少。这衙役随口之言,反而显得毫无做作,县吏如此勤勉,倒也值得称道!

      于是拿过小毛笔,写上了‘程立’二字,在表字那一栏写上了‘仲德’二字。最后在籍贯处,写上了‘兖州东郡东阿’几个字。写完,把卡片递给了衙役。

      衙役仔细对比路引和卡片上的名字,这才用印,并且递了回去:“卡片请妥善保存,就算带出自治区也没关系,只要别的地方认可就好。不过它的有效期只有一年,一年后需要另外重新办理。另外就是不要涂改,涂改无效,上面已经有说明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