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密诏-《汉末苍天》
第(2/3)页
二女退下后,他叫来了耿忠,让他派人偷偷去扶风郡,将密诏送给坐镇三辅的皇甫嵩。
在荀攸看来,董卓是可控的,唯一可虑的是姬平的皇位,而姬平却知道,那帮士人控制不住董卓,如果自己不做好充分准备,迟早也是被一口鸩毒闷死。
所以他制作了一个密诏,一个发给皇甫嵩的密诏。
那日荀攸提过皇甫嵩后,他便对皇甫嵩其人做了了解。
皇甫嵩确实堪称当世第一名将,五六年来,先是平了天下黄巾之乱,后来又去凉州平了王国之乱,历经大小战役,从无败绩,如今坐镇三辅,地近长安,统领三万精兵。
而皇甫嵩又是董卓最敬畏和忌恨的一个人,凉州平叛时,董卓正好在皇甫嵩的手下,他几次错误的出兵建议,都被皇甫嵩否掉。后来灵帝要解除董卓兵权,任命他为并州牧,董卓拒不交出兵权,皇甫嵩便上奏灵帝,灵帝因此下诏指责董卓,所以董卓对皇甫嵩颇有些怨恨。
姬平写的这份密诏,是令皇甫嵩严密监视董卓,一旦董卓入京,天子有难,便立即起兵追讨。
天子绕过尚书台下诏并不是第一次,桓帝灵帝便经常干这事,用一尺一寸的简牍下诏,称尺一诏,任用奸佞,为大臣所深恶痛绝,数次进言反对。
传闻皇甫嵩性格严谨,有些愚忠,姬平不知道皇甫嵩会不会接受这份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效力的密诏,他只是多开辟一条出路,万一能走得通,说不定到时候能狠狠的黑董卓一把,把董卓搞死,天下也少一分磨难。
七月末的一天,姬平从耿忠口中得知,张让和赵忠等十常侍经常偷偷将宫中太仓的粮食和西苑的珍宝运出皇宫,藏入自己府邸,尤其是在灵帝驾崩后,他们更是趁机收买镇守皇宫东北谷门的谷门侯,内外勾连一气,肆意妄为。
一群硕鼠!姬平心中愤怒之余,又萌生了一个念头。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张辽和皇甫嵩方面都没有回音,但何进和袁绍谋诛十常侍的步伐却越来越紧。
八月初,雒阳城北不远的孟津渡口火光通天,在宫中清晰可见,何后大惊,忙询问尚书台。
尚书台称武猛都尉丁原领兵进入河内,焚烧孟津渡,势要铲除阉贼。
几乎同时,并州牧董卓和东郡太守乔瑁的奏疏传到宫中,董卓已经进兵渑池,称十常侍浊乱海内,要进兵京师雒阳,铲除阉党。
与此同时,何进似乎也感受到了先前同意召外兵入京的失误,先是把已经进京的丁原任命为执金吾守备京师,又派种劭去渑池阻止董卓进京。
种劭是种嵩的孙子,种嵩名望极高,曾任三公之一的司徒,最重要的是,董卓入官场时接受过种嵩的辟召,是种嵩的故吏。
按照时下官场规矩,故吏视举主为君,对举主的后代都要礼遇,不能有丝毫的造次。
所以何进让种劭去阻止董卓,可以看出他拒兵的决心。
荀攸对袁绍等士人的行为并不赞同,尤其是与姬平这个天子交流后,更是与袁绍思路分化。荀攸分析,按常理种劭完全可以阻止董卓,但有袁绍在,一切都不好论定。
而姬平却清楚的知道,如今箭在弦上,便是没有袁绍作梗,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董卓进京的步伐。
果然,董卓很快二次上书,称要进军雒阳西北的平乐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