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太后威武-《(快穿)反派也是有尊严的》
第(3/3)页
“无妨,小孩子不懂事罢了。”手上一使力,一朵正含苞待放的牡丹还来不及绽放就被她毫不怜香惜玉地剪了下来。
虽然她嘴上不说,心里越发确定皇帝对她积怨颇深,寻常手段绝对不行。可按照她的打算,拿下皇帝是必然的一环,若皇帝不能对她敞开心扉,不与她同仇敌忾,日后等到沈玉影的报复,可就什么都迟了……
唐诗甚至忍不住考虑着,是否要想方设法先除了沈玉影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她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沈玉影一步步地爬上来,对他们一个一个地报复……那他们一个皇帝,一个太后,也实在是太窝囊了!
思来想去,还没寻到个万分稳妥的法子,岂料隔了几日,萧时那边又出了状况。
不得不提,萧时虽是皇帝,可皇帝尚未亲政,总得有事要做,太后娘娘手段高超,以皇帝年轻不经事为由,曾劝诫皇帝多读书,如此一来,皇帝自然没空成天想这想那,想方设法地抢夺她手里的政权了。
可萧时怎么甘心镇日被拘着念书?更何况他已经成年,早就蠢蠢欲动,要取太后而代之了,所以这一日,当着太傅的面,萧时掷笔砸砚,连身边的伴读一并赶走。
他已经忍耐了太久了,不能就此等下去,他必须得做什么,于是想到了一出……
然后宫中就开始有风言风语不断传来,说圣上不学无术,骄奢淫逸,招了众多美人成日不是饮酒作乐,就是荒淫无度。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渐渐地,便是满朝都知道此事了,纷纷表示极为震惊,包括摄政王萧辰安。
可要说最吃惊的,当属唐诗了!
萧时是怎样的人,别人就算不知道,唐诗却因为剧情的原因是绝对了如指掌的,所以怎么都不相信萧时会自暴自弃到这种地步。萧时这个人,是即便在最后大周朝被推翻之后,仍然以一兵一卒之力都要顽死抵抗的人,关键时候舍弃所有,也依然不会放弃,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会穷奢极欲?
既然确定萧时绝不会就这样玩物丧志,那仔细想想,事情就很简单了……他定然是要有什么动作了,这才用这种方法来麻痹她,等到他们都确信皇帝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已经形同废人了,就会对他渐渐放心。而等到她大意之后,只需一个喘息的时机,萧时定然就会攻其不备,迅速出手!
不知道原著里萧时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总之最后他一定是独揽大权,哪怕太后和摄政王依然关系紧密,联手对付他,都难以抗衡。以唐诗知道的剧情,也只知道太后的地位岌岌可危,之后也不过是做垂死挣扎罢了,若非萧戌推翻了皇朝,萧时早就还天下一个太平了。
论手段论智谋,萧时的确难能可贵,如果不是唐诗知道剧情,还真就未必能一眼看破!
既然现在他已经出手了,料想后招已经在那等着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打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耐心地又等了两天,直到这日深夜,据底下探子回禀,说皇帝又寻了数名宫女,整个寝殿靡靡之音不绝,酒池肉林不断,这才整装待发,率众而去。
唐诗是有备而来的,她到的时候,门口两个昏昏欲睡的内监猛然打了个激灵,还没来得及唱报“太后娘娘驾到”,唐诗已经撇开所有侍从,气势汹汹地推门而入了!
皇帝的寝殿布局极为宽敞,从正殿进去,一路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了好几个婢女,面色潮红,衣不蔽体,身边酒盏纷纷塌落,一看就醉得不轻。不明真相的人见了,谁都要摇头叹皇帝生活糜烂了……
装得还挺像模像样的!
唐诗目不斜视地进去,直入了内殿,见地上散落在地上的长袍小衣,男装女装都有,一路径直到床榻边上,还没走近,远远地已经听到丝丝娇喘声,低沉的嘶吼声,哪怕隔着帐子,也知道里面战况激烈了。
这个时候避忌是来不及了,何况一鼓作气再而衰,既然拿定主意要在今天打这一役,她当然不会就此退缩!
这样一想,唐诗再不顾及,大步上前,猛地一拉绡帐,偌大的龙床豁然入了眼帘,床榻上玉体横陈,或躺或爬着三五个貌美的婢女,还有一个正躺在萧时的身下,白花花赤条条,这一眼,当真是叫人血脉喷站,看得唐诗张口结舌……
不仅唐诗看傻了,正在办事的萧时此刻也是呆若木鸡,瞬间也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