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春闱开科-《逍遥县令》


    第(1/3)页

    科举,乃是一个国家选拔官员最为主要的方式了,它打破了自古在选拔官员是对出身的束缚,使得“上品无寒族,下品五士族”的门阀把持朝政的现象在王朝当中变得鲜有。

    科举大致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几个阶段,其分别对应的便是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了,而最后的殿试只是由皇帝亲自考核,将会试的排名进行调整,但是一般不会太过偏离会试的排名。

    大齐的府道众多,幅员辽阔,因此来到京城参加科举的士子也是极多的,经过在京城统计的数量,今年科举的士子大约有五千多人,实在能够称得上盛会,但是最后录取的也不过是区区的二三百人,录取率着实低到吓人。

    但是依旧不能阻挡士子们的热情,毕竟,这是一条最为通顺的晋升之途。

    这五千人都是经过了千挑万选出来的,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能够担任这些士子的主考官,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至少在许恒和其他人看来都是这样的。

    但是最让许恒欣喜的事情不只是这个。重点是当了科举的主考官之后,中了科举的人都是要称他为老师的,对他也会怀着感激之情,这可是一个非常赚声望的差事啊。

    黄家倒台了之后,由自己来接管吏部,真正能够做主吏部,虽然说上司倒台了自己这个下属顶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这前边的事情还没完,后面皇帝就已经让自己当上这一次春闱的主考官,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来,都是要重用自己的意思,看来,这大齐的巨头之中,自己也要占有一席之地了。

    许恒高兴之余心中也有点庆幸,就在两个月之前自己让儿子将墨谦轰出京城,意图让外面的反贼弄死他,只是没料到后来他将粮食带回来了,还顺手将黄家也给覆灭了。

    当时许恒便觉得许家也不保了,但是谁料后来皇帝不但没有提到这件事情,还让自己升了官,这不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至于墨谦,他给了自己喘息的机会,自己便绝对不会再栽一次了,自己一定要扎稳脚跟,然后将这个心腹大患铲除了才是正途。

    时间就在京城众人的期盼当中缓缓流逝了二月初九是一个大日子,因为这一天,大齐新君登基的第一次科举取士开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