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晏夕澜叹息一声,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微臣死不足惜,可是陛下,您贵为帝君,理应胸怀天下志在四海,又怎能为个人好恶所左右,徒留破绽。” 青年的手生得很美,修长的指骨贴着层薄薄的皮肉,肤质莹白细腻,掌心柔软温暖,接触时,犹如被焐热的暖玉般温润舒适。 姬锦呈一下怔住了。 阳光化作金色的粉末洒落在青年身上,光晕模糊了他的棱角,让秀致的五官看起来显得更为柔和,少年的心也像是被阳光照射到了般,跟着柔软了下。 自此以后,晏夕澜与姬锦呈的关系得到了一种微妙的改善。他们仍旧不亲密,交谈也多以公事课业为主,后者眼中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防备更是显而易见,但两人间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却已不知在何时消散殆尽。 为此,黎盛还曾在某日散朝后,叫住他状若感叹地说了堆君臣和睦实为大乾之幸,蔺大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之类的话,晏夕澜笑而不语,等他发完感慨,道了句多谢黎大人关心。 黎盛微不可查的打量了他会儿,见人不骄不躁,也无甚终得出头之日的兴奋之意,不由有些失望,想了想,便将青年的平淡归咎于世族子弟的修养。毕竟当年的蔺宪也是个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棘手人物。 被当做案板上的肉细细打量的同时,晏夕澜也在审视他。 对面人四十出头,蓄着短须,一副文人雅士的清隽相貌,眼角有些细纹,笑起来时显得特别有亲和力,可没人能也没人敢因此而小瞧他,能从一介布衣步步高升直至封侯拜相的,又哪里是简单的人。 原主之所以如此不得姬锦呈的心,对方的心结固然是一方面,剩下的恐怕还有黎盛的功劳。以他的智谋心计人生阅历,就算不清楚事件背后的真相,单凭姬锦呈不时流露的恶感,诱导一个小孩的思想简直手到擒来。而由此也可以推测,小皇帝之所以会越长大越平庸,也是他的手笔。 文帝在位时,更多是以分权的手段制衡两公。撇开远驻边关的大司马赵怀远暂且不提,在朝堂内形成一个由皇帝,丞相和御史大夫组成的三角。其中,皇权凌驾于后两者之上,丞相贵为三公之首,稍压御史大夫一头,而御史大夫历来兼领副丞相职,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为天子近臣,并会在丞相之位空悬时进行替补,加之蔺家保皇派的身份,黎盛也讨不到什么便宜,是以三方相安无事下来。 但到了姬锦呈这里,却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于是,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晏夕澜不是没见过这样的人,他生前为当世顶尖世家的掌舵者,接触过的政商名流不知凡几,大抵有野心有手腕的人都是这样,投机、掌控欲强,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害怕失去。所以,黎盛的选择是离间姬锦呈和蔺敏芝,斩断皇帝与保皇派的纽带,让年幼的新君只能依靠自己,然后再慢慢的教废他,从而大权在握。 这么想来,就连元华寺一见倾心,强掳丞相之女回宫的皇帝抢人戏码,都显得耐人寻味起来。 晏夕澜意味难明的笑了笑,冲黎盛一拱手,告罪离去。 之后黎盛找他主动攀谈过几次,奈何话不投机半句多,晏夕澜又是个滴水不漏的主,也就不了了之了。 相较于居心叵测的老狐狸,晏夕澜反倒是从姬锦呈身上找到了乐趣。 那天轮到他给人上日课,结果心血来潮不教经史子集,改讲故事了。将某个特别有出息的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外敌来犯无人应援导致王庭东迁丧失太半国土的故事换了个人名背景就说与他听了,末了,问:“陛下如何看待此事?” 小皇帝义愤填膺的一拍桌子,“荒唐!” 晏夕澜心内一乐,面上正直严肃:“微臣洗耳恭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