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灵帝回京-《赵云》
第(2/3)页
当然,不是啥资料都能进入到他的法眼,随身带着的张让要事先过滤一遍。
“阿父,你说这赵家是何意思?”灵帝皱眉不已。
“陛下多心了,”张让不以为意:“有了这个赵狐,从此我们的马匹就有了充足的来源,不再受制于那些野蛮的胡人。”
他在心头大骂,不晓得哪个不长眼的废物,把这个资料也夹杂着呈上来,回头就免掉,不,杀掉好了。
尽管他有权利对情报进行筛选,却也不会所有的东西都要看,全是下面的人在操作。
如今,张让对赵家的感情十分复杂。
一方面,他希望其越厉害越好,因为在他的眼中,赵家不过是一个商贾之家,不信你就看看遍布天下的燕赵风味,附近的一片商业区域都是赵家的。
甚至不少地方,像他的家乡颍川之地和京师雒阳,张让都有股份在里面,一分钱不出每年都有收益,何乐而不为?
当然,现在他不太看得上那些蝇头小利。海上的贸易,给张让打开了全新的一扇大门。
不像刘宏只看到纸面上的数字,他了解得要详细得多。
只不过如今的海船和海商,都掌握在张家和赵家手上,一时半会儿,真还没办法撇开赵家,否则每年的进项哪里来?
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赵家强大起来。
和当初那个需要赵忠亲自上门拜访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的赵家可以无视不少豪门大族,包括他张让。
可以说,就是在颍川和雒阳两地,惹毛了,赵家人一分钱都不给他也只有干瞪眼。
毕竟了解得越多,他的忌惮就越厉害。
他不明白,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金钱到了一定的地步,完全可以秒杀世俗的力量。
而且人家赵孟那个侯爷可不是他自己一样,是靠着一兵一卒和鲜卑人拼杀出来的。
对待武夫,张让和刘宏的态度一致,既要用又不能大用,万一再出来一个梁家窦家,那就麻烦了。
本来准备在老家大兴土木的,灵帝看到账单,觉得失去了兴趣。
这都什么玩意儿,比起赵家的海商来,连一趟生意的三成都没有。
要不是董太后执意坚持,他此次回乡祭祖根本就呆不了多长时间。
好在老妇人在雒阳日久,眼界开阔了不少,明白轻重缓急。只是年龄大了,生怕今后没有时间回来看看,有些留恋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