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杨赐来访-《赵云》


    第(2/3)页

    枫叶离离承露垂,蝉鸣高树换新腔。

    诗怀不共林泉老,暗许轻风戏一庞。

    醉笔常追云海去,颠倾浓墨涌三江。

    侍龙心事终日忙,明月清凉溢我窗。

    赵云毫不推辞,当即挥毫为其写下传说中董小宛的诗句,只不过在其中选了几句。

    前面的他曹节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最后两句简直就说到了自己的心上。

    尽管当初家族把自己送到宫里,还是留下了子嗣,心里难免有些怨恨。

    高出不胜寒,到了他这样的位置,才体会到雒阳并不是那么好混的。在他的坚持之下,家族后辈要么外放,要么就在老家呆着,都不许进京。

    伴君如伴虎,天天都在皇帝身边打转,揣摩他的心思。每当夜深人静,看着凄凄月色,不免满是感怀。

    这边曹节刚刚走,下人忽报杨赐前来。

    连赵忠都眼睛圆睁,安平赵家在他没有入宫以前,连寒门都算不上。

    今天和袁家、杨家为首的士子集团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

    当下,他毫不迟疑,领着众人大开中门前去迎接。

    杨赐,字伯献。弘农华阴人,出身“弘农杨氏”,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

    少时研习儒学,常隐居教授弟子,不应州郡礼命。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都以忠正而闻名,又精通儒学,因而有许多门生,拥有很高的名望。

    后来,受大将军梁冀的征辟,但他并不以此为荣,反而不大愿意。出任为陈仓令,因为疾病没有赴任。

    朝廷派公车特征也不到,又屡次推辞三公的礼命。后来才以司空所举高第,迁为侍中、越骑校尉。

    建宁元年,当时年幼的汉灵帝应当学习儒术,于是下诏给太傅胡广及三公。

    要求他们选精通《欧阳尚书》、《桓君大小太常章句》而素有盛名的人。

    三公因此举荐杨赐,于是以杨赐及刘宽、张济于华光殿中侍讲,教授灵帝。后迁任少府、光禄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