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初见刘宏-《赵云》


    第(2/3)页

    他喜欢搞产业化运作,一次捞个够不是目的,目的是一生捞不完。

    就拿贡品来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超级大国,每年都有一些国家派使者前来扩睦邻友好,手里总少不了带国宝奇珍,讨好讨好大汉天子。

    但进贡通常的流程是先递交一份清单,清点后送入国库,成为国有资产。

    皇帝想要什么呢要派人前去提取,个别的还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然后才能到达皇帝手里。

    刘宏嫌麻烦就赶在贡品入库前抽取提成,直接送到皇宫,美其名曰“慎行费”。贡品年年不断,慎行费就年年不缺,他凭此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导行旨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之后,刘宏开始盯上了田赋,即农业税。

    中国古代农业税往往占到财政总收入的一大半。

    刘宏对此下手,足见他财迷的方面的智商不是一般的高。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全国人民的撒个大谎,说自己要翻新扩建一下皇宫,为了避免财政赤字呢,所以要把农业税的比率提高。

    全国有上千万亩田地,每亩多收十钱,一年下来就是数亿。

    接着他撒了第二个在谎,说修皇宫缺木头,要各地官员有多少送多少。

    地方官们当然不敢不照办,按时保量的把木头送到京城。

    可没想到,负责验收的太监们用常人难以理解的眼光加以挑剔,一般情况下十有作九都会被判不合格。

    不合格怎么办呢刘宏的损招出来了,各地方必须以原价的十分之一的贱卖给中央,然后中央又按市价回卖给各地方。

    刘宏和他手的太监们就此结结实实的赚了一笔。结果过了几年,皇宫寸土未动,地方官们才知道上了皇帝的当。

    当全国人民都还在大骗书中痛定思痛的时候,刘宏多元化的第二步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次他做的是房地产投资。

    他把淘来的的第一桶金和第二桶金中很大一部分拿回老家的去买田地、修房子,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最热门的理财产品,刘宏财大气粗,眼光独到,再加上他本人强大的行政资源优势,没出几年,他又稳稳赚了一笔。

    托叔叔的福,刘陔跟在后面狠捞了一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