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箕子后裔现身-《赵云》
第(1/3)页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因封国在箕地,所以称箕子。
他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
周初,释放了箕子。至于他是如何移居半岛,根据汉初儒生伏生所传《尚书大传》的说法,箕子是因为不愿意周朝来释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鲜的。
周天子得知消息后,便顺势将朝鲜封给了他,承认既定事实。
箕子朝鲜存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被战国末年的燕国将军卫满所灭,王族残余势力南逃到三韩地区。
因此,如今的乐浪郡不仅要面对北方的高句丽,还要随时注意南方的三韩。
别看殷氏箕子朝鲜面对卫满的攻击时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可其后裔到了混乱的三韩区域,却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三韩,指的是马韩、辰韩与弁韩,箕子朝鲜势力惶惶如惊弓之鸟,竟然逃到了最南端的弁韩,并取而代之。
很简单,一边是封建社会的武装,另一边还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的社会制度,要不能一击而下,那当年的朝鲜也太无能了。
弁韩东北面是辰韩,西北面是马韩,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传说那边就是当年徐福奉始皇帝命令找长生不老药的瀛洲。
殷家人尽管在实力上与马韩和辰韩不相上下,可稍有动作,就会被两边联合压制。
他们也曾想过东渡,到传说中的瀛洲,可海上风大浪急,能去能回的船只百不存一,目前仅仅清楚在海中间还有一个名为倭的国家。
因此,殷家人乔装打扮北上。和乐浪郡联系,想重新投入到汉家的怀抱。
乐浪郡在辽东四郡中地域面积最大,其郡守滕述关起门来就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
缘何灵帝之始就把他派到这里当郡守至今仍未调换?无他,此地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别的人不愿意来,加上他时时给朝廷建言,这里如何如何混乱。
在刘宏看来,滕述就是一个大忠臣,天天都在面对三韩与高句丽,不断征战。
要是三韩地区统一了。那他这个汉庭最东边的无冕之王还混个屁呀。
于是,滕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弁韩来的使者给扣押了,防止他逃脱到北面的辽东或者玄菟郡报信。
好在殷家人其实并没有多大野心,他们还以为汉庭对自家并不待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