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玄菟姚家-《赵云》


    第(2/3)页

    黄忠浅浅笑着,或许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能看到他这样的表情。

    还是鲜卑人好啊,直来直去。根本就不和你多话,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想到这里。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也不知道子龙有没领会自己的意思。

    其实,很简单,小部落来投奔,让根赤部的人逐一甄别,有用的就留下来,而且把士卒要并入汉军的队伍。

    那些别有用心的,对不起,还是消失吧。真有不开眼的部族前来进攻,那才是子龙带着人亮相的时候。

    兄弟们太累,也只有跟着自己身后的一百多兄弟没有上场厮杀。

    此刻,他们都在四处巡逻,以待那些厮杀的兄弟们休息好了再去换班。

    人手还是有些不够,就看何时能真正收服鲜卑人了。

    赵云三人一直在闲聊着,他们在等,不要说赵家在玄菟郡的人要前来会面,还有这里的大小家族,应该也快来了吧。

    部曲进来,轻声放下名刺离去。

    “来了!”徐庶递给赵云:“我们熬夜等候,总算有了结果。”

    他在这方面,分得很清楚,尽管如今因为避讳没有叫主公,在心里还是一直都把赵子龙当做一生都要追随的对象。

    自己在颍川书院,不管是名气还是才能都不是顶尖的,正如戏志才一样,寒门士子,多为偏才,不像世家子那么耀眼。

    “我的天!”赵云一生惊呼:“他们怎么可能还在这里?”

    要说在辽东的影响力,或许现在有人会说是公孙家,可在此之前,世人只知道姚家。

    东汉末年,汉庭政令衰渐、朝纲废弛。随之而起,各边郡地区则少数民族政权纷然迭起并称雄四方。

    当时与辽东、玄菟二郡接壤而争雄一隅的,有已经迁都在鸭绿江右岸今吉林省集安国内城的高句丽民族及其北邻的夫余和辽西鲜卑诸部。

    其中以高句丽民族政权,地域千里,成为汉代辽东和玄菟郡的强邻。

    当时的玄菟郡治,已由苏子河流域的后世新宾县二道河子古城,继续内迁至今沈阳、抚顺间的浑河下游辽沈腹地,后世沈阳东陵区上佰官古城。

    与地居辽东襄平的辽东郡,并成为唇齿相依的关东望郡、历史名城。

    正是在这东汉末年的多事之秋,在辽沈大地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临危受命的幽州刺史冯焕、辽东太守蔡讽、耿夔和候城障尉陈禅等名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