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赵孟其人-《赵云》


    第(2/3)页

    “袁叔,如果你出手,别院里面有多少人能存活?”袁绍古井不波,脸色愈发阴沉。

    “公子高看老朽了,”袁叔苦着脸:“小老儿只是在隐身之术上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经验。”

    “别的人不说,别院的首领早就发现我的踪迹,只不过他显然明白。我是你的近侍。”

    岂止赵青山?在真定赵家,有不少人时不时朝他存身的方向看一眼。

    别的人不说了,有一次他想跑到赵云的居处看看,想不到一个小年轻也厉害若斯。瞬间就有所觉,紧紧盯着自己那片区域。

    至于随后出现的童渊,他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哪怕没有交手。他敢肯定,那老头根本就不需要武器,徒手只需要一招就能把自己撕碎。

    袁绍很是失望。其实连他都不明白,别院这里只是个幌子,真正加工的程序自然不会让别人都能猜到。

    同时,他对赵家主更加忌惮,赵家所拥有的武力值,显然是袁家都不敢正面相抗的。

    赵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仅他在疑惑,身处燕赵书院的蔡邕与荀爽也同样不明所以。

    如今这个年代,交通与通讯极不发达,燕赵书院从放出风声到开学,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

    天下最多的士子,出自寒门,他们的双腿,如何能在开学之日赶过来?

    别看赵家一个书籍推广的消息,那些世家豪族披星戴月赶来,又匆匆买了书回去。

    以后他们会再次来真定,那时就要带上更多的资金,洽谈造纸、印刷方面的技术。

    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骑马或者赶着马车来的,尽管前些年因为皇帝喜欢驴而让驴车盛行一时,懂行的人还是只相信马匹。

    寒门学子,他们可不会真正认为天下有免费的午餐,不愿享受赵家提供的资助,宁可走着到真定,以表现读书人的气节。

    随着人才的增多,书院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就是颍川书院最鼎盛的时候莫过于此。

    赵温赵子柔一去雒阳不复返,赵云这个甩手的祭酒平日里压根儿就没几天到书院。

    加上这孩子受封鸿都门学博士,来年必定要去上任,眼看漫长的冬日休沐即将来临,皇帝也会体谅,不可能让赵云跑到京城马上又回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