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荆襄群英会-《赵云》


    第(2/3)页

    哪像以往,每次和各大家做生意,自己面对的不过是管家之类,连大管家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他一直有个愿望,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请最好的老师,哪怕倾家荡产也请,要是天下知名的老师就再好不过了。

    否则,纵使家产万贯,在世家眼里在士人眼里,不过与贩夫走卒地位等同。

    马车开动,还没等马勤回话,他又探出头来高声吩咐:“够分量的人你给我带来,我们是去迎接赵子龙先生的!”

    这里号称富人一条街,居住的都是些富商。

    同行相轻,同行相忌,随时都在注意其他家的情况。

    马秉的嗓门本身就不小,两声呼喝让守在各家的小厮们慌忙禀告家主。

    尼玛,太守之子,蒯家人,这些都是南郡的土皇帝。

    虽然都是商贾之家,赵云的大名早些年都传到江陵,云体成为各家公子必学。

    一个个大富豪就像疯了一样,四处找关系,想进入到圈子里面。

    波涛阁是荆州燕赵风味最大的包厢,,在四楼的最左边,濒临江水沔水,打开窗户,滚滚水流打着浪花倏忽东去。

    望着眼前的四层楼,马秉满脸激动。波涛阁也曾花重金和大家族的管家在里面消费过。

    到了饭店门口,他笑容可掬,掏出赵云的信,伙计们的脸上笑容更甚,恭恭敬敬带路到四楼,一直送到门前。

    见有自家的伙计相送,包间门口的女侍也不会阻拦。

    刚踏进包间,正在高谈阔论的各家俊彦鸦雀无声,盯着这个意外闯入者。

    “各位好!”马秉微胖的脸上红光满面:“子龙先生曾给在下写了一封信,相约来荆州有要事相商。”

    他的信一直在手上就没揣进去过。

    信很快就递给了年龄最大的庞启隆手里,他眉头微皱,仔细端详。

    “伯雄兄,弟不日来荆州,有要事相商,盼能与兄在江陵相会。”

    字迹很简短,可连庞启隆都没见过赵云本人的手迹,更遑论其他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