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憋屈的文化站长-《九一之小作家》
第(2/3)页
杨子珍在旁边咯咯笑道:“我哥哥怕热,最喜欢吃草冻,每次都是我跟哥哥一起来提水。”
常爷爷跟学生讲着这古井的故掌:明朝时期,倭寇沿闽江内侵,全镇居民堵住八条巷道,以院墙为城,被围困在南镇这时,一万多居民,就靠着这口井水维生,最后等到朝廷援兵。
“杨子建?”林羡高声叫着,他走到杨子建的身边,很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并对他身边的游客们介绍道,“同志们,这就是我们南塘镇的天才小作家,杨子建同学,南塘风雨桥的作者!”
游客们立即炸开了,围了过来,七嘴八舌
“你就是杨子建,好年轻啊!”
“风雨桥的传说、陈瑞的掌故都是你发现的?”
“你的文章写的非常好,不过我更喜欢霜月的记忆,你为什么不多写些诗歌?”
杨子建听了苦笑,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遍地出产青年,男女谈恋爱,不甩几句诗歌、不扯几声王朔,都不好意思见面。
“你好,林站长。”杨子建淡漠地与林羡示意点头,他对林羡印象极差,每次借书,这位林站长总像债主似的板着脸,好像认为借书证办亏了,动不动就要责备他几句,什么把书弄折了,封面弄脏了,有事没事都要训斥杨子建几句,也就是当他出气筒,有时还故意刁难不借书。
不过他老婆长得非常漂亮,还生了四个女儿,并开了镇里唯一的录像厅,这倒这也没什么,但每晚必放欧美爱情动作片,成了全镇许多男青年的启蒙圣地。
招呼打完,杨子建转身对那群大人道:“不好意思让一让,时间紧,我要带同学去采风,老师有布置写作任务。”
说完,他打算带同学从右边一条小巷子里进去,南塘镇的小巷有如九宫八卦般,相互连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