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采访派出所-《九一之小作家》
第(2/3)页
“杨子建同学,你写的霜月的记忆和南塘风雨桥我拜读了,很不错,就因为你有这份笔力,我才能说服同事,让你们试一试通讯报道。”汪所长拍了拍杨子建的肩膀道。
杨子建谦虚道:“谢谢汪所长信任,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我们橡树社在汪滟社长领导下,一定会名扬南剑,到时您再想请我们采访,就得用八抬大轿请我们社长大人过来了。”
“哈哈哈,”汪所长被逗乐了,很满意地看了女儿一眼道,“她啊,做事太毛躁,你们要多多帮助她。”
林逸、钱丽等人立即像小鹌鹑般连连点头,汪所长表现得很亲切很随和,让他们松了口气。
这时,一位高瘦精干的中年警官走出来笑道:“各位一中的小记者们,我是城西所的指导员谢枫,欢迎你们来城西派出所采访。”
“谢指导员好,谢指导员辛苦了!”众人回应,同时由汪滟介绍了一下同学姓名。
“现在请随我到荣誉墙,我会给大家介绍我所四十二年来的历史和光辉成就”
负责宣传工作的一般是指导员,所以由谢指导亲自介绍城西所的概况荣誉,讲了十几分钟后,就转移到了三楼会议室,这里只有汪所长、谢指导员和两名文职警员,他们随便讲着半年来的工作成就,像是在聊天一般,还会相互补充。
杨子建、汪滟、林逸、钱丽、张怡敏五人都在认真地听讲做记录。
其实这些内容在半年总结里都有,而且非常详细,但既然是采访,就得有个采访的样子。更不用说,总结写的比较正规,与实际工作还多少有些出入。
大概讲了四十多分钟后,汪滟屁股有些坐不住了,凑到她父亲耳边嘀咕几句。
汪所长点点头,叫一名民警去取一些总结性的资料。
半年总结拿了两份过来,钱丽、张怡敏、林逸一边看,一边按照采访提纲,开始向谢指导员询问总结里面的具体内容,这是之前杨子建要求,写新闻要把时间地点经过问清楚。
杨子建没空,因为汪所长凑到他身边,询问他家有几口人,责任田有几亩,学习状况怎么样,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等等,如同老师家访,听得汪滟直翻白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