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完美逆转-《九一之小作家》


    第(3/3)页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其实十几本书是杨子建在九十年代花了十多年时间才背熟的,并不是只初中三年背下来。并且也不是所有诗集都背得全,大概只有七八成,其它只是记得熟而已,昨晚又连夜默背了一遍。

    幸好,杨子建的运气非常不错,林老师选的诗歌,刚好都是他能完整背下来的。

    考了十五首后,林老师沉吟下来,不必再考教了,如果是某一本书的抽考,可能会让杨子建撞上好运,但连续十三本概率就非常低了,他看着杨子建那消瘦的身躯、腊黄的脸庞,目光不禁变得温和,若有所思起来。

    杨子建见老师不再考教,立即进入正题道:“林老师,我家里非常穷,这些书,是我在初中用课余时间,到河边垃圾堆捡铜线废铁到收购站换钱,从旧书店里买来的,我非常珍惜这些知识,在课余和放假时间背熟。我不仅背诗集,还在文化站图书馆学习名家作品,我还从文化站借了南剑府志、古塘镇志阅读,里面的内容我都抄了一遍”

    林老师听到杨子建捡垃圾买书,在文化站借书抄书,真的震动了,他在年轻时候,也是读书艰难,到处抄书来学,因此立即产生了共鸣。

    杨子建见林老师认真在听,立即放慢语速道:“中考结束后,在放假的那两个月时间里,我开始写作,因为南塘镇文化站的林羡站长告诉我,市里的报纸可以发表文章,还能得到稿酬。然后我就在文化站借了南剑日报、南剑青年报、南剑电视报等十几份报纸的副刊,开始模仿,写了几十篇的诗歌、散文诗、游记,然后在上个星期一,寄给了全市十一份报纸,还有闽省日报。没想到南剑日报周三特刊就已经发表了”

    说到正题了!林老师目光一凛,盯着杨子建看,发现他目光清澈,毫无闪避,直抒胸臆,听到后面,打断道:“你是要用这些证明,霜月的记忆其实是你自己写的,不是抄袭?”

    杨子建坚定而自信道:“是的,因为我有能力写出来。另外我还创作了三十多篇首仿副刊类的文学作品,其中一组放学风景线诗文散是我上周写的,写的是南剑一中的校园生活,已经投给南剑青年报,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发表。”

    林老师眼皮一跳,右手抖了抖,猛然站了起来,飞奔到客厅,拿起电话筒,拔打了一个号码。

    铃铃铃

    过了一会儿,一个女音来接听,只不过有些慵懒的样子,似乎刚刚被打断了睡眠有些生气道:“谁啊,大半夜打电话,有没有公德心!”周报的编辑非常清闲,对他们来说,每天能九点上班就已经非常尽职了,所以都养成了一身的懒病。

    林老师眉头一皱,厉声问道:“楚女,我是一中林可纯!你们上周的副刊,有没有采用一个叫杨子建的作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