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亲情,送别-《九一之小作家》
第(2/3)页
“嗯。”子设看了报纸半晌,这才相信了,脸上、眼中泛出一层希望的光彩,“这可是你说的,如果我真的考上一中,你要不给学费,我就再跑来学校赖上你。”
“行。”子建笑道。
快三点半了,杨子建背着子珍带着子设,来到江滨公园附近的车站,等了五六分钟,班车到了,然后看到母亲惶急地跑了下车门。
“妈妈!”子珍在哥哥的背上,高高的挥舞小手上的气球喊道。
母亲是一个很粗壮的农家妇女,她激动地走到孩子们前面,摸了摸子设和子珍,然后目光复杂地看着子珍手上的东西,埋怨杨子建道:“别乱花钱,现在家里”
杨子建打断她的话,将样报信封递给她道:“妈妈,这是我挣的钱,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我成了作家,可以自己挣钱,以后家里不用再借钱给我了。”
母亲知道儿子作文写得好,但不敢相信他会成为作家,因此半信半疑地接过报纸。
杨子设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指点妈妈看哪个页面哪首诗歌。
妈妈小学毕业,看得懂文字,很快就找到儿子的名字,惊喜地叫道:“是真的,杨子建的名字,我儿子成了会写书的先生,难怪排八字的严先生说你是文曲星下凡,难怪我生出你的时候,天空掉下两个火球”
这可真是胡扯了,杨子建打断问道:“爸呢?”
母亲忿忿地骂道:“别提这个没用的东西,他一大早就去田里干活了。哼,他哪还有脸进城接儿子女儿啊,你舅舅、姑姑、伯伯们都在骂他。”
杨子建苦笑了一下,从衣袋取出五十块钱递给母亲道:“这钱是我的稿费,妈妈拿去用,家里困难,我以后会写更多文章,挣更多钱,给家里补贴。”
母亲立即推回来道:“你挣的钱,你留着,慢慢攒起来,以后讨老婆。”
杨子建听了想笑,又觉得感动,再递了过去,但母亲坚决不收,杨子建知道母亲有这个硬气,只好把钱递给子珍道:“妹妹,你帮妈妈拿着。”
“好的,哥哥。”九岁的子珍立即拿起钞票,放进她的小口袋里,右手紧紧捂着。穷人孩子早当家,知道钱的重要性。
杨子建又询问了家里的情况,特别问明了父亲向“邱伯伯”借的钱,当知道并不是高利贷后,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刻钟,回镇的班车要开了,母亲接过女儿抱在怀里,然后带着杨子设,依依不舍地上车,三人伸出窗口与杨子建挥手依依惜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