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活珠子-《农家俏厨娘》


    第(2/3)页

    不过是一间四十平左右的屋子,屋子的两头砌了土灶,形状有点像壁炉,用来加热屋里的温度。反正这附近的山上有的是树,买柴来烧火,倒也不费什么钱。

    那暖房老板是个中年的妇女,胖乎乎的身材,大冬天的,也只穿着单衣。瞧见他们来了,还以为他们是来买鸡苗的,热情的招呼。

    “几位这么早就来买鸡苗啊,可是我们家的鸡苗,还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出栏,都是最好的种鸡蛋,这孵出来的小鸡苗,也是个顶个的壮实,”胖女人招呼他们去窗口的位置往里面瞧。这窗房和门,平时都是关着的,就是怕暖气会跑了。

    木香并不急着问她买鸡蛋,貌似随意的跟她闲聊。

    那胖女人还在一个劲的吹嘘她家的暖房如何如何的好,木香看着她家的暖房,却想起了前世那些全机械化,智能化,电脑控温控湿我孵化设备。

    不光成活率高,死亡的鸡苗少,而且孵化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木香扫了眼暖房里的摆设,屋子有一半的面积,都被一个土炕占了,上面铺着棉被,底下也铺着棉被,那些种鸡蛋,有些被放在被子上,有些塞进被子里。

    屋子的一角,还有个木箱子,里面随意扔着些鸡蛋。

    木香问道:“大姐,你这里出雏数不高吧,每天是不是都会坏掉很多?”

    胖女人吃惊不小,“姑娘,你咋知道的?”说着,她又叹气,“唉,今天天气冷,就得把屋子往热里烧,可是呢,暖和是暖和了,就是每天都有不少死胎鸡苗,照这个情形下去,今年我们得亏本喽!”

    如果不想亏本,就得把鸡苗的价格涨上去,这可不是小事。一只涨个一文,一百只,一千只,这些加起来,就是不少钱。

    可是涨了价钱,养殖户也没多赚,他们的收入也被成本拖住了。

    木香缩回脑袋,指着她的暖房说道:“你这暖房,太干燥了,又太暖和,其实这样并不利于种蛋的孵化,至少你一天当中,得有固定的时间,给它通风,还得增加湿度,这些都是技术,得慢慢的琢磨。”

    没有加湿气,也没有温度计,她能说的也就这么多,说多了,也是没用。

    胖女人做暖房的生意,也做了十几年,还是头一回听加湿这个词,她这个人还是挺好学的,便追问道:“妹子,你说的湿气,是不是就像那下雾似的,那一层雾下过,草面上,都沾着露水,是不是这个意思?”

    木香暗想,这位大姐还挺上路的,便多说了些,还给了她些建议。

    最简单最方便的加湿方法,除了在暖房里放几盆水之外,还可以在烧炕的时候,在在炕上搁上一盆温水。

    水盆下面是温热的土坯,使得水盆里的水,一直保持着温热,同时又能散蒸气。又或者,在暖房的地面撒水,只是这个办法,会滋生细菌,不是上上之策。

    胖女人脑子也活泛,一看在家里就是当家做主的婆娘。按着木香说的,当场便想出个点子。

    “大妹子,你看这样成不,我在暖房的一个拐角,放一个小炉子,炉子上面放一个水盆,再在水盆上盖一个竹筐,那炉子的炭火也不烧旺,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加湿了?”

    木香笑呵呵的点头,“大姐,你脑子太活了,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出来,不过我只负责提意见,至于要怎么做,还得您自个儿去想,这个我也不懂,我这来你这儿,是想买孵化十到十二天左右,还没出壳的种蛋。”

    胖女人自家姓刘,单名一个琴字,因为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她刘三琴。

    她听说木香要买没出壳的种蛋,纳闷归纳闷,可她看着眼睛的丫头,长的俊俏,一颦一笑间,尽透着股子精明,不用想也知道,人家肯定是她的用意。

    刘三琴还真是很开明的人,也不问她要来干嘛,直接了当的说道:“妹子,你要买种蛋可以,但这价钱,得跟小鸡苗一样,否则,姐姐就得亏本死了。”

    鸡蛋跟鸡苗,价格上差的可不止一点点。

    一个鸡蛋,在临泉镇,也就一文钱一个。养鸡的人家多,靠着鸡蛋换钱的人也多,所以这鸡蛋的价格就一直上不去。

    鸡苗就不同了,贵的时候,能是鸡蛋的十几倍。

    不是有人坐地起价,实在是孵化条件有限,孵化成功率也低,鸡苗能不贵吗?

    “可以,价钱咱们就按鸡苗的来,大姐,你帮我包上二十个,我先回去做出来试试,要是效果好的话,再过来买你的,”木香也没想到刘三琴答应的如此干脆,很有魄力,想来她也是个能做大事的人,也当即点头应下。

    林长栓跟吴青始终站在一旁,没敢上去插嘴。

    吴青还好点,是不是种蛋,对于他,没啥区别,可在林长栓看来,问题可就大条了。可木香呢,一买还买了二十个,关键是……买回去能干嘛?

    刘三琴进暖房给她挑了二十个健康的种鸡蛋,用个小篮子给她装着,下面铺上稻草,“妹子,不是大姐不想做生意,只是我这一批种鸡蛋,还有些日子就能出了,过出了这一批,也就没了,要是过几天你再来,怕是只能买鸡苗了。”

    木香听着笑了,“鸡苗我暂时可不要,我们村有个婆婆,很会拾掇母鸡抱窝,我请她帮忙孵了一窝小鸡苗,不过呢,我觉着你这暖房可以这样做……”

    木香教了个方法给她,说起来,这个方法,在现代是最简单不过的,但因为古代人,不善于运用数字,所以并不曾使用过。

    如果每年只做一批暖房,肯定是赚不了多少银子的,可若是把种蛋的孵化日期,每隔五天,或者十天,做成分次分批,并且把日子精确的标明,如此一来,她家暖房,每隔十天五天,就会有一批鸡苗出笼。

    “对啊,这么好的点子,我以前咋就没想到呢,”刘三琴也是个通透的人,属于一点就通的类型。木香这么一说,她立马茅塞顿开,眼前明朗了起来。

    “哎哟,这个办法好,这样的话,我把一次孵化的种蛋数量减少一些,再多分几次投进暖房,可比一次性的投入要好的多,”有了好点子,刘三琴眼睛都亮了,脸上的肉都嘟到了一起,眼睛眯起一条缝,都快瞧不见了。

    刘三琴当下拍板,爽快的道:“妹子,你家要是缺小鸡苗了,只管来姐这儿逮,姐一分钱不收你的。”

    木香笑道:“咱们以后还有合作机会的,不急于一时,若是我做的东西成功了,别说是我,就是你,也得大赚一笔。”

    “那敢情好,老娘正想大干一番呢,要不是家里几个娃儿要带,走不开,老娘就去镇上做生意了,”刘三琴大笑起来,模样有些像男的,豪气十足,没有几分婆娘的样。

    从刘家告别出来,刘三琴一直将他们送到村口,还把自个儿的名字跟木香说了,叫着名字感觉更亲近些。

    上了马车,吴青挥着马鞭,加快回家的度。

    两下一耽误,回家的时间又晚了,都快到中午了。

    到了村子中间,将林长栓放下来,吴青跟木香便直奔家去了。

    木朗蹲在门口玩,大飞还算不错,没有闲着,忙着整理门口的作坊,何安也在。

    瞧见木香回来,木朗扔掉手里的木棍,扑过来,亲昵的搂着她,“大姐,你怎么才回来呀?”

    木香笑着捏了下他的脸,“我在路上有事耽搁了,你在家有没有调皮啊?你二姐呢?”

    “二姐在厨房做晌午饭,我在家很乖,没有闹人,不信你问何安!”

    何安握着扫帚,斜斜的站着,乐呵着道:“他是挺乖的,也就是早上不肯练功,也肯起床,还不肯吃早饭,就想去屋后的水沟里玩冰,除此之外,倒是挺乖的。”

    木朗似乎没料到何安会拆他的台,当即被羞的面红耳赤,都不敢抬头看木香了。

    他最怕这个大姐了,同时,他也不想大姐对他失望。

    木香确实有些生气了,她宠木朗,并不代表,任何事都会纵容他。那样不是对他好,是害他。

    “木朗,今儿犯的错,你得好好反醒,也要受罚,去,围着作坊,跑个十圈再回来。”

    木朗看了看她,没敢反对,闷着头跑了,在经过何安身边时,气呼呼的瞪了他。

    何安还在乐,小屁孩,还敢瞪他!

    大飞看见木香回来,第一感觉就是饿,“啥时候吃晌午饭,我快饿死了,都干了一上午的活了,还不给饭吃吗?”

    木香的眼珠子在大飞、何安、吴青身上转了转,忽然笑了,“给,当然给饭吃了,大飞,你别急啊,待会请你吃个好东西。”

    她这话,吴青听了最心惊,他想起来木香抱回来的那些个种鸡蛋。

    大飞则是一脸的兴奋,木香说好东西,肯定是顶好吃的东西。

    何安同是满脸的期待,彩云的厨艺,跟木香差距还是蛮大的,相对来说,她还是喜欢吃木香做的饭。

    木香端着两种不同的鸡蛋,进了厨房,吴青张嘴想对何安跟大飞说啥的,可是再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也不是毒药,吃了不会死人,他不吃也就是了。

    彩云在厨房烧饭,因为木香没回来,所以她只烧了大米饭,在锅里蒸了一截香肠,以及一碟青萝卜干拌咸鱼。

    这萝卜干是自家收的萝卜,烘干之后收起来,烧别的菜一般,用来烧咸鱼,是最好吃的了。

    木香进来厨房时,大锅里的米饭刚开芯,彩云撤下大柴,把柴火平了平,站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子,便走了出来。

    “姐,你这是刚回来呀,林大叔他咋样了?”

    “已经缓过来了,王喜跟大梅在医馆照顾他呢,昨缓两天才能回来,嗳,彩云,你把这几个鸡蛋拿去洗干净了,然后找个小盆子装上,搁进大锅里干蒸,”木香把从刘三琴那里买来的种鸡蛋,交给彩云。

    还没孵化的鸡蛋,看上去,跟普通的鸡蛋,在外观上,没多大区别。

    彩云只当普通鸡蛋,拿着便要去洗了,“嗯,那我这就去洗,不过这鸡蛋是谁给你的吗?咱家有鸡蛋干啥要别人家的鸡蛋。”

    木香笑,却不解释,“先别问那么多,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她要做的,是一种被称之为活珠子又叫龙凤蛋的地方小吃,也是一种滋补的天然食材。

    很多能入药的中药材,不也是用动物的外衣,或是角质,又或者如蛇胆、熊胆、牛黄,这一类的东西,虽然不好看,但药用价值很高。

    活珠子也是如此,绝对是大补的好东西。

    平民百姓或许不敢吃,便那些富绅商贾,做大官的,长年掏空了身子,内虚正盛。

    而这活珠子,本草纲目有记载,亦有治头痛、头疯病,童叟弱者如能常食之,有健脾、胃作用,能起到强身健体之功效。更盛者,还能改善气血虚亏。

    能食用的人群,十分广泛。

    就是这模样难看了些,第一次吃的人,难免会被它的模样吓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