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面具-《千户待嫁》
第(3/3)页
反正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
玉拾心安理得地开始琢磨旁的:“三起铜钱知县案,总得有一个共同点,是让凶手不得不杀他们而后快的,可这个共同点,到目前而止,我们连个边角都没摸到。”
罗恭道:“不急,待连城从杨家村回来,这个边角应该就能显现出来那么一点半点了。”
玉拾道:“也不是全然没有边角,至少无论是陈辉耀、方士均,还是最后避门不出的林昌,这三个人皆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好官,这一点倒是相同的。”
罗恭突然看向玉拾,直直的,毫无遮掩的。
玉拾被罗恭看得莫名奇妙,又见罗恭双眼是在看她,但那眼里又分明掺杂了其他的影子。
据她对他的了解,这种现象应该是他在想事情。
而导致他突然深思起事情来的前因,应该是她无意中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动作。
可她说了那么多话,动作倒是没做什么,只是无聊得紧,把玩着玉枝送给她的诸桃玉佩而已。
诸桃玉佩不算什么线索,那就是她说过的那些话了。
她说什么了?
玉拾细细回想着,半晌终于让她想到了一点:
“三人皆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好官?”
她看向罗恭。
岂料还真猜对了。
因为玉拾看到罗恭已想明白过来,正对着她笑得风华霁月:
“你的意思是,凶手会连杀三任珠莎知县,是因为这连着三任都不是好官?”
罗恭道:“前提是,在陈辉耀成为第一个被割喉放铜钱的知县之前,陈辉耀到底对凶手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才牵引动了凶手鲜血里的狠辣,继而掀起这一场连环杀人案的血雨腥风。”
没错,贪官在哪儿都比比皆是。
不管是燕国,还是与燕国鼎立的其他两大国,这贪官是官场上免不了,也斩不尽的杂草败类。
不仅仅是珠莎县,燕国各州各府各县,乃至天子脚下的京城燕京,也有**贪贿、不顾百姓的官场败类,更甚者,还多是皇族权贵。
凶手倘若自翊为正义使者,为了杀尽贪官而杀,那么现今的铜钱知县案,便不止是生在珠莎县里的恶劣案件了。
铜钱知府案、铜钱知州案、铜钱权贵案,或者更不要命些,铜钱皇亲案都能有的。
但既然这些都没有生,那只有说明一件事情——珠莎县铜钱知县案之所以会生,是因为无形中它有一条导火索,而这条导火索事关凶手!
玉拾想明白了其中的关健,不免想到罗恭所说的杨家村:
“杨家村是于克强夫人的娘家,且因瘟疫尽付火海,无人生还,难道说……凶手会是那一场瘟疫中侥幸生还的杨家村村民?”
罗恭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这还需要核实。
冰未、连城都不在,玉拾也不想让衙役跑来跑去的传话,她决定到正光堂亲自问一问王朋与张更力。
倘若还滋生出旁的疑问来,也好一并问了。
罗恭没有异议:“你去吧,正好方知县的随身小厮来的时候,你一并问话,我则先到林昌上一任的任地去,查查林昌,也查查孟良才,你与冰未、连城这边的事情查得如何,有什么进展,要及时知会于我,那边的事情,我也会派人来告知于你。”
至于再后面的事情,则到时再随机应变。
玉拾同意了。
这事早是两人议定的,只是她没想到罗恭会走得这么急。
罗恭道:“出了个面具公子,我总得先去查探一番。”
玉拾问:“你怀疑那个面具公子在南黎府?”
罗恭笑道:“不知道,碰碰运气吧!”
玉拾被罗恭这种随意的话一噎,险些没能缓过气来,明明是那种不会做无用之功的人,却总说得是靠运道一般地气人,她没好气道:
“那个面具公子确有凶人嫌疑,但又觉得嫌疑不大,我这边再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旁的嫌疑人。”
想了想又恶狠狠补充道:“你要是确定了,赶紧知会我一声,省得我费功夫!”
罗恭抿唇不语,眸里尽是笑,可偏就不应一声,如玉拾的意。
^^谢谢花若迷离2oo4的月票~(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