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么冤-《千户待嫁》


    第(2/3)页

    丫寰家中已无亲人,吕氏家中也只余下一个老父,逐最后丫寰跟着她回到乡下去。

    后来,吕氏干脆让丫寰认了她父亲为义父,两人共同照顾老父亲,父子三人算是自此相依为命。

    这是后话。

    吕氏与丫寰离开衙门后,罗恭与玉拾便见到了连城。

    连城刚查完张更力回来,这期间因着一些事情,他连同王朋一起查了查。

    正好王朋、张更力还待在正光堂候着,等罗恭与玉拾问完吕氏话,再回去与他们说事。

    连城一进衙门,便问清楚了状况。

    没去正光堂,他直接等在大堂侧堂门外。

    吕氏主仆一走,连城入内便直接向罗恭与玉拾禀道:

    “大人,王朋与张更力投诚,原本属下也听大人的,不再探听两人的事情,可就在属下想要撤的时候,却无意间听到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还跟冰未有关。

    冰未受命去查于克强,于是不分日夜时刻关注着于克强的动静。

    除此,冰未还力查一些于克强自陈辉耀尚在世之时,到林昌被杀的这一段时间里,于克强明的暗的做的一些事情。

    其中有一件事情,与王朋、张更力两人有关。

    连城道:“冰未告诉属下,王朋、张更力在陈辉耀被杀害之后,不久便收到于克强亲自送上门的一份厚礼,可奇怪的,两人并没有收下,那份厚礼什么样进的王家、张家的,最后便是什么样地出来。”

    罗恭问:“于克强当时什么反应?”

    连城道:“听说,当时的脸色极其不好看,回到于府后,于克强还大了一阵好大的脾气,其中不乏骂王朋、张更力两人装模做样,可骂到最后,于克强又说……”

    连城迟疑着,他总觉得冰未告诉他最后于克强所说的话,不大可能。

    不仅连城这般觉得,连冰未也觉得其中有蹊翘。

    也不是连城不信冰未所探得的情报,冰未有什么本领,他是一清二楚的。

    何况冰未本身初得到这个情报时,他觉得有矛盾,于是也是三探四探最后得出的结果,所以绝对不会有什么差错。

    玉拾追问:“说什么了?”

    连城呼出一口气道:“于克强最后又说——倘若当初是王县丞或张主薄当的珠莎县知县,那么现今必不会落得如此田地!”

    罗恭与玉拾对看一眼,怪不得冰未与连城在起初会不太相信探错了消息,原来于克强竟是说出这样前后相忌的话来。

    前头还被气得破口大骂,转眼又说得这般惺惺相惜、十分赞赏的话来,实在是矛盾得很。

    就像前一刻还是一个伪君子,下一刻便成了一代圣人。

    所有坏事做尽,到头来却说,其实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

    这样的转变太大,让人难以适应。

    于克强无疑是个成功的商人。

    生性奸诈狡猾,为人八面玲珑,处事圆滑得当,任谁,谁都挑不出他一丝毛病来。

    做为一个很成功的商人,无疑与当地官府息息相关的。

    他能做到今时今日这样的珠莎县富,其交际奉承的手段绝不会弱,心计城府也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直接浅显。

    这样的人其实比谁深得都深,也比真正的小人更加难防。

    说他是一个伪君子吧,他却又能由衷地叹出那样赞贤渴贤的话来。

    说他不是吧,他所做之事,无论是在经商之上,与人相处的日常里,还是在处理与官府的关系中,他所做之事又无一不是奸商、伪君子做出来的事情。

    玉拾问:“后来呢?于克强还说了些什么?”

    连城摇头:“没有了,于克强很快让人收起了两份被退回来的厚礼,如常过着日子,就好像他送王朋、张更力厚礼,却被退个没脸的事情,从来就没生过似的。”

    商人么,这厚脸皮是要的。

    罗恭并不觉得奇怪,他只奇怪王朋、张更力为什么会退了于克强的厚礼,而于克强又是为了什么送他们厚礼?

    可惜这一点,冰未没能探出来,因为除了于克强自已心里知道外,谁也不知道。

    连城本来想从王朋、张更力这边下手查探,结果也没能探出个什么来,因为当日于克强尚来不及说明送厚礼的缘由,便让王朋、张更力毫不给面子地赶了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