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元帝登基-《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王导说得没错,王敦有些高估自家实力了。真要按照王敦意思改立他人,江左必然陷入动乱,到时石勒趁机南下,说不得整个南方半壁江山都将沦陷。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司马睿都是当前皇位最佳继承人选,从他早年进位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到后来的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等到洛阳陷落、晋怀帝司马炽被俘,司马家族内便有人移檄天下,推司马睿为盟主,只因当时司马睿重心在整顿江左上,才让司马邺抢先登基。

    而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以后,司马睿又被加封为左丞相,过了一年多,正式进位为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而到了今天,随着各地藩镇公开表示支持司马睿,其登基做皇帝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敦与堂弟王导商量另立皇帝这件事,很快就被司马睿耳闻。

    为了以防万一,司马睿并没有匆匆登基即位,而是走了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步棋:仅仅自称为晋王!

    这是司马睿对王敦的试探,晋王在两晋时期有着特殊地位,相当于太子一样,是皇位继承者。

    司马睿进位晋王顿时引爆了天下舆论,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劝进风潮。

    百官奏请晋王使用皇帝尊号,司马睿坚持不同意。

    纪瞻趁机代表江东士族劝道:“今四海鼎沸,国家不宁,不可一日无君!大王应当继承大业。遍观皇室子弟,又有谁值得推让!大王如果荣登皇位,那么祖先神灵和国民都能有所依凭;如果拂逆天命,违背人心,大势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司马睿登基,就在大多数人苦苦劝进时,却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司马睿心腹周顗的弟弟周嵩,周氏兄弟三人,皆是名士,为世人所敬。

    周嵩上疏说:“古代帝王,道义周全而后撷取,谦让顺成而后据有,所以能长久地统治国家,恩泽被服万世。现在胡虏尚未被驱除,故都耻辱尚未涤清,胸怀节义者痛心泣血,士子民女惶惶失措。”

    “这时大王应当广开言路,征求良好建议,训练士卒、整备兵器,先洗雪国家覆亡的大耻,实现天下庶民之共同愿望,再实现君临天下的大权!”

    周嵩这话的大意是说现在为多事之秋,等打回中原、雪了社稷大耻以后,再登基称帝不迟。

    虽然这话说得十分义正词严,但在司马睿看来,却是居心叵测。

    别看周顗深受琅琊王信任,但他弟弟周嵩却是王敦的侄儿王瑜的岳父,与王敦的哥哥王含是儿女亲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