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远航南洋-《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经过卫朔一番鼓动,在辽东迅速兴起一股海上贸易风潮。无论官府、民间,海上贸易都是目前最火热的话题,不但官府正在组织船队前往南洋,一些有实力的商贾也在积极购买海船。
但是海上远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没有卫星导航的古代,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在最近两年里,卫朔一直在锻炼辽东水手们在大海上航行的经验,先是江东再是三韩,最后远行至倭岛,辽东水手一点点积累起丰富的远洋经验。
不过,一群拥有丰富远洋经验的水手只是让卫朔有了可以进行远洋的基础罢了。除此之外,还得有熟知海上定位技术的人才,否则卫朔派出的船队就等着迷失在茫茫大海上吧!
在现代卫朔没上过海事学校,对航海知识了解不多。他只知道古代海上主要靠天文导航或者靠罗盘、六分仪导航。对于六分仪卫朔并不知道其工作原理,可要说他不了解罗盘,作为华夏人还不如拿块豆腐直接撞死。
罗盘,说白了就是指南针的进一步发展,它的方位划分比指南针精密许多,而且罗盘所提供的信息比指南针要多得多。早在战国时,华夏劳动人民就了解并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制成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在制作中指南针的过程中,天然磁石因打击、受热容易失磁,磁性较弱,故司南才没有被广泛流传。一直到宋朝时,有人发现了人造磁铁,后来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指南鱼。
从指南鱼再加以改进,把带磁的薄片改成带磁的钢针,就创造了比指南鱼更进一步的新的指南仪器。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应用于航海,也就是航海罗盘诞生了,世界上最早记载罗盘应用于航海导航的文献是北宋宣和年间。
在卫朔的点拨下,崂山水师、贸易船队早就用上了简易罗盘,而且经过一年时间的培养,在他麾下产生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罗盘定位师,足以满足他即将展开的远洋贸易。
在技术、人手都做足了充分准备后,卫朔期待已久的远洋贸易终于可以展开,临行之前他将自己根据记忆中的印象绘制了南海地图交给了即将远洋的船队。
不过,就算有了罗南,加上一份粗略的地图,再加上经验丰富的水手,仍无法保证远洋船队能顺利抵达南洋诸岛,因为还需要一艘适合远洋的海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