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一个救星-《燎唐》
第(2/3)页
李敬略一思索便答道:“不瞒义士,贫道正是。”
虽然李敬有顾虑没多透露,但只要是李唐宗亲便好,这样有些事就可以深入交流了。
“公主近来可好?”
李敬叹道:“不太好。公主不太习惯雪域的气候,入蕃便病了。赤德祖赞对公主倒是一片真心,经常陪着她住在此地修养。不过公主一直致力于教化吐蕃人,现在又天天带着一个孩子,操心劳力的日渐清瘦,真是让人担心啊。”
“公主很喜欢赤德祖赞?身体不好还帮他他做这么多的事?”
高汉知道金城是个短寿的公主,四十多岁就死了,虽然史上对她记载不多,但字里行间中能看出来吐蕃人对她还是相当敬重的。
“公主是个心善的人,也一直谨守妇道,与其说是喜欢赤德祖赞不如说是为了吐蕃。带来的那些财宝都被她送给赤德祖赞留作国用,还要求随行的工匠们全心全意地教授吐蕃人各种技法,她是真心把吐蕃当成自己的家了。
不成想她的这番苦心却成就了大唐的强敌,与当初的文成公主如出一辙。每每听到吐蕃和大唐之间的争战消息她都会黯然伤心,这样的心绪如何能将养出好身体?要不是我们这些人经常规劝甚至隐瞒事实,她恐怕早就香消玉陨了。”李敬很是恼恨地说道。
金城不是武则天式的人物,不好权谋。也不如文成公主那般坚韧,要知道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去世后可是独自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吐蕃的繁荣和与大唐的和平作出卓越的贡献,所以吐蕃人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金城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就想守着丈夫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但从她的出身和经历来说这就是一种奢望。家国情仇这类事情不是她这样一个富家女能受得了的,所以高汉顿时息了想借助金城向赤德祖赞施加压力的想法。
“公主在这里,道长上回怎么会到逻些去了?”高汉随意地问道。
李道长有些无奈道:“我李氏一族崇道,但人多了这心思就不一样了。咱们这位公主尚佛,且十分虔诚,上回听说桑喜从大唐取回了不少佛经,便让我去取些回来参祥。”
他敢变相批评金城,尽管语焉不详,但高汉听出了他的一些不满。
“这回更是离谱,公主听说摩诃衍那也到了吐蕃,竟然让我去请他过来,并把翻译完的《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吐蕃译本送了过去。我一个道士成天与佛门僧侣纠缠不清,真真让人好生烦恼。”
高汉没在意他的抱怨,只在意他的任务,不禁有些惊喜:“道长什么时候走?”
李敬随后反问道:“明天,义士有事?”
“没事,只想问问道长怎么去。”已经被骗怕了,高汉不敢轻言相托。
李敬一愣,“当然是骑马去了。”
“我有一马暂借道长充当脚力如何?此马速度极快,来回只需两三日。”
“到逻些我怎么安置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