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暂时告一段落-《日在不列颠》


    第(2/3)页

    一直到十八世纪,英格兰的有‘良心’的资本家才第一次改善了工人待遇——当时的工人地位就和奴隶差不多——改善到什么地步呢?

    工人们第一次可以吃饱饭了。

    虽然面包里仍然满是蛆虫和石块,但第一次,工人们可以吃到饱。

    这就已经足以让他们泪流满面了。

    而马格努斯,他仅仅是把他吃剩下的白面包的边角料送给了这几个农奴,就立刻得到了他们百分百的忠心。

    ……但是,没用啊。

    马格努斯在心里面叹息,倘若是一位骑士、一个士兵百分百的忠心,那马格努斯会十分兴奋;即使只是一个农夫的忠心也聊以自慰;但是农奴,他们骨瘦如柴,身子已经彻底的垮掉,即使是把刀剑发给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战士——事实上,如果把禁卫军的链甲套到农奴身上,估计立刻就能把他们给压趴下。

    想要把一个农奴的身子调理的像个正常人一样,那非得花大量的物力,还得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行。

    因此农奴只能用来种田,还必须要用鞭子抽着。

    不过现在倒是不用,因为马格努斯的要求十分简单,他找出了四个身高与步宽完全一样的农奴,要求他们从一个点开始,同时往四个方向走,直到把庄园里被特意划出来的农田分成四等份为止。

    ——说到庄园,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实际上,庄园才是大部分中世纪贵族的主要收入来源,领主的大部收入,都是依靠这里产出的粮食或是其他产物。

    不过这个是后话,我们可以以后再说,现在要说的,是马格努斯的四等份。

    或者称为四圃轮种法。

    在一片土地上持续的种植麦子,土质会慢慢变差,现代人都知道这是因为肥力不足,需要补肥;但是对于中世纪的人而言,他们既不知道什么叫做肥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补肥,因此他们就只能抛荒。

    种一年,抛荒一年,等着大自然重新给土地施展‘魔力’。

    这个叫做两圃制。

    后来又出现了三圃制。

    即把一块地划成三份轮流种植,分别是春田、秋田、以及休耕一年的田地;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轮换,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耕一年,将土地的利用率一下子从一半增加到了三分之二——这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发明了这个三圃制的人没有留下姓名,否则他必定会被百世传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