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家属秦月芳(三)-《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1/3)页

    三

    正常情况下,郑启明晚上下了班就直接回家吃饭,如果在外边有应酬,那就很难说了,可能是九点、十点钟,也可能十一点、十二点钟,才能疲惫地拖着双腿回到家里来。

    “你不是快退休了吗,工作怎么还那么忙?”秦月芳问他。

    “我就是因为快退休了,才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为后任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秦月芳知道丈夫的为人之道和工作态度,她曾几次对郑启明说:“你的脾气这辈子是改不了啦,都快成退休干部了,办事还那么认真,我对你还是那句话,只理解,不支持。”

    郑启明说:“理解万岁!”

    今天下午下班时郑启明打回电话,只说是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但没说几点钟回来。

    秦月芳看了一会电视,陪着电视剧里边的主人公,该哭的时候哭了,该笑的时候笑了,还是没有见到郑启明的影子。她离开沙发,伫立在阳台上,欣赏着楼间道路上的新闻直播节目,直到生活区的路灯全部熄掉。

    四周一片静谧,黑夜溶化掉马路上的喧嚣,把城市变成了安睡的摇篮。

    秦月芳仰望苍穹,想起了“星星是穷人的宝石”那句话,只要是无云的夜晚,任何人不花钱就可以随便欣赏那镶嵌在天幕上的闪亮光点。在齐鲁大地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年轻的团支部书记和劳累了一天的姐妹们,或是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或是在社员家的柴垛旁边,或躺或坐,或说或笑,重述着老辈人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星星的故事。

    那是个生活清苦而又让人充满幻想的年代。

    城市的夜晚并不像乡村那么漆黑一团,而是灰蒙蒙一片。今天晚上,嫦娥和吴刚不知道又躲到哪里谈情说爱去了,夜空里只有数量不多的几颗星星隐藏在稀薄的云层后边,躲躲闪闪地眨着好奇的眼睛,窥探着这个进入梦乡的都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