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宝后随想之变数》


    第(2/3)页

    只是······

    这是个让他羞于出口的理由,就像他最初心系嫦娥时不敢表露出一样。

    乃及上天后,嫦娥对他说:“你不是因为‘爱’娶三公主的。”让他更对自己那羞于出口的理由觉得荒唐。

    要知道,从最初听母亲的故事,到初识嫦娥,再到嫦娥告诉他娶三公主不是因为“爱”的时候,在他杨戬的认知里:心装大爱、悲悯三界,美丽、温柔、高贵、清冷的广寒仙子,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是对的。

    应该说到此时为止,嫦娥的话虽不像圣旨,但也跟金科玉律差不多。至少,嫦娥的话杨戬听着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至后来杨戬才对三妹杨婵语:“嫦娥说得对,我不是因为爱娶寸心的。”

    奇怪:为什么要重点提示说“嫦娥说。”而不是他杨戬发自内心认为的?何况,他在天庭连母亲的行为都当众承认是“错”的了——只是那时的他真的从心里认为母亲是“错”的吗?

    既然不爱那龙女敖寸心,干嘛不大大方方、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地抛开?不是吗?抛开就是了,何必来什么:“嫦娥说的?”

    其实,他杨戬心里比谁都明白,他对敖寸心是什么感情!

    那就是“欲!”

    是的!

    是“欲!”是他自己自认为的“欲。”

    他对敖寸心是有“欲望”的!确切地说,是“性的欲望。”

    但他在“心怀三界、浩然正气”的嫦娥面前;在嫦娥“爱是付出,欲是索取”的观点面前,他是很自惭形秽的。他对敖寸心有“欲望”,这话他说不出口,也羞于说出口。

    他接旨上天了,别人都道是因为敖寸心善妒,他忍受不了才接旨的。只有他自己十分清楚,如果真是忍受不了,他怎么能和敖寸心过了一千年?

    表面上看,那个“婴孩”是导火线;上天“刺杀”嫦娥是点火。

    真正的内因则是:

    当敖寸心泪眼婆娑地对他说:“你折磨了我一千年时,”他内心是震动的:由于自己的“欲”,让她这样痛苦。那他宁愿选择放手。

    当敖寸心吞泪含怨地问他:“这一千年来,你有没有爱过我”时,他内心是震痛的:我不知对你的“欲”是不是“爱?”既然不知道,那他还是选择放手。

    圣旨已接,多说无益。他隐忍着站在那里,尽量不让泪水续上眼眶······

    他当时满脑子的想法就是:与其让你在我身边这样痛苦,不如我就此放你走。

    因而接旨的时候,他杨戬是心甘情愿地扛下了所有的“过错”,放那龙女回了西海。

    平心而论,直到上天很长一段时间,杨戬对“欲”和“爱”的区别也还是茫然的。

    不错,当时嫦娥是说过他对寸心是有“责任”的,但如果仅仅是“责任”,他好好照顾她就是了;就算是和天庭做对——他承认有一半的原因是作对,做做样子也就是了,何必要真的“同床共枕”?

    是担心龙女的名誉受损?他杨戬心里不也有一个“有夫之妇”的身影吗?不管仙子多美丽,他名义上始终是后羿的妻子的。他是不是也担心嫦娥仙子的“清誉”呢?他对寸心是“欲”吗?以敖寸心的性格,告诉她这些结果会怎样?如果当时让寸心回西海,西海龙王会怎样?——而事实上,他杨戬自“抢亲”那天,就没打算有让敖寸心“回“去的想法。所以,不管对敖寸心是“欲”还是对嫦娥是“爱”,他杨戬哪个也说不出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甩手转身离去。

    最初的转身离去,还是被称为“美好”的洞房之夜。

    从新婚第一次离去参加封神大战归来,历经了近二十年的时光。回来的路上,他的心是忐忑的,洞房花烛夜的争吵历历在目:“·····我敖寸心就是嫁也要嫁的明明白白······”可他杨戬偏偏说不明白,甚至都不想说明白。

    说不明白的事说他干嘛?——这是杨戬“自悟”的处世之道:有些事不明白就不要去说也不要去问;等明白了也就没有必要去说去问了。

    新婚之夜,他在外面呆了一夜,望着月亮想着心中朦胧的身影;闭上眼睛想着和龙女的点点滴滴。早上出征,却不想叫醒她,只为让她多睡会儿。

    他想过见面后的种种,唯独没想到那个穿着红色妇装的小娇妻,如燕儿、如花蝶儿般地扑面而来。时而小粉拳轻捶他的胸膛,时而如依人小鸟偎在胸怀,微笑着扬起俊俏的小脸、目光火辣辣地望着自己······那一刻,杨戬觉得自己的心化了,化成了一汪清水,他想把这个小龙女紧紧地抱在怀,揉进身体里,揉进他心中的那一汪清水里,任由她畅游。两人相处时的美好总是很短暂,敖寸心一个很尖锐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她会提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问题。而那些问题又都是让杨戬觉得应该理所当然的不做或不屑去做的。尤其是面对天庭的事,他杨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因他和玉帝有仇。

    夫妻吵架时该怎么解决,似乎没人教他,他也不知怎么做是对的。矛盾冲突时,他总是甩手而去,三五天、三五月、遇上除妖艰难时三五年也常有。然则每次回来时,那龙女或坐庭院等他,或直接飞奔入怀,完全忘了之前他们吵架的事。短暂的欢愉让他不能自拔,他甚至自以为是地以为他找到了解决两人矛盾的方法。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恋上了这种方法,因而只要那龙女一吵架,他扭头就走,一句废话都不说,反正回来时那龙女兴奋地扑怀的感觉让他喜欢。他很迷恋那龙女在他怀里软言细语时的娇憨。

    正当他为自己找到好方法感到高兴时,不成想那龙女的脾气却越来越大。梅山兄弟走了,师傅不来了(师傅大概是听说了才不来的,当时他老人家并不在场),妹妹也走了。

    真的不能完全责怪那龙女敖寸心,如果没有他杨戬的默许,他们是走不了的。还有三妹,当时他只要说一句留下来的话,三妹也不会走的。

    那么,当时他为什么默许了呢?其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方面他杨戬真的挺“纵容”敖寸心的。包括啸天犬变回原形,最后也是他的妥协。

    “朝游沧海暮桑梧”的日子,他真的很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