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罪己诏-《明血》
第(2/3)页
一边的韩旷也开口道:
皇上,当年汉武帝轮台诏书,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大汉江山。更是让百姓齐心共度难关。如今国事艰难,皇上若效仿先人,也必然能够渡过难关。
看着朱由校越来越难看的脸色,韩旷顿了顿又说道: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不管皇上有无过失,这罪己诏一下,只会让皇上更受万民爱戴啊!”
看着眼前胡搅蛮缠的二人,朱由校忽然笑了,他笑了很久后,盯着内阁众人和六部大臣问道:
“众位卿家都是这样的看法!”
刘一景在确定了这个提议之后,就已经和内阁众位大臣商议过,当然主要是户部尚书李汝华和兵部尚书黄嘉善商议。
多番讨价还价后,算是达成了请皇上下罪己诏的共识。毕竟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臣等也觉得目前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底下众大臣,低着头轻声附和。
“若朕的罪己诏真能救万民如水火,那到不是不可商量。”朱由校说道。
众人脸上的笑容刚刚升起,朱由校又开口道:
“不过朕的罪己诏若下了以后,这灾情还是无法控制,而导致尸横遍野。又或者因为军饷未能及时发放,导致前线溃败。朕可要拿你们问罪了?”
朱由校此言一落,下面各部官员皆是一惊,纷纷叫苦起来。
大家都不傻,这计划听着不错,却有个明显漏洞,就是现在户部,只有十多万两白银,按如今的粮食价格可能值个十万石粮食。
可是如今旱灾已起,粮食价格已经开始上涨,等官府在开始大规模购买粮食以后,那粮食价格不得翻到天上去。
在说了后续的银两,到如今也没个着落,就算现在将春税,提前收上来,最快也得一月以后,在加上运粮的时间,灾民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他们之所以选择性失明,只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靠这十多万两银子,能整出这个效果,也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是希望给灾民们一个希望,有了希望说不好灾民们,也就坚持到下一批粮食的到达。
“怎么,众位爱卿不是说朕下了罪己诏之后,即可天下太平了吗?”朱由校冷笑道。
“皇上,臣等的意思是,下罪己诏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降低灾民死亡的最好办法。除此之外,臣等别无他法。”
刘一景在次强调。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朱由校看着众人在次确认。
“臣等无能,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沉默,良久的沉默之后,朱由校宽大龙袍的袖子里,拳头死死握着。可是面部却慢慢缓和起来。
他一声长叹,缓缓做到了龙椅上,抬抬手,开口道:
“众位爱卿请起,朕并无责怪之意,也并不是不愿意下着罪己诏,只是怜惜朕的万千子民……”
朱由校边说,眼里也慢慢留下了泪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