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妥协-《明血》
第(1/3)页
泰昌元年十一月三日,首辅方从哲于朝会时晕倒。惊动京师。
泰昌元年十一月四日,首辅方从哲因身体原因,上书请辞,朱由校驳回。
泰昌元年十一月五日,各地大小官员纷纷上书,希望彻查红丸一案。另外京师士子在次开始聚集,准备向内阁情愿,请求彻查先帝红丸一案,将谋杀君父的奸逆之辈绳之于法。
泰昌元年十一月七日,朝会过会,京师各地疯传朝会内容,其中一条最为引人注目。
礼部尚书孙慎行指出:“从哲纵无弑君之心,却有弑君之罪。欲辞弑之名,难免弑之实。
很快,京师大街小巷出现各种各样的剧本,有说郑贵妃故意杀害先帝的,有说方从哲是同谋的,有说先帝一夜连御八女,脱阳而死的。
甚至连街头巷尾的说书人口中,也快速有了各式各样的剧本。各种剧情生动婉转,香艳无比。
但大体基调确定,东林众人忠心为国,誓要清楚谋害先帝的逆臣。方从哲身为内阁首辅,在此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管他如何辩解,身为内阁首辅的他,其实就应该算先帝死亡的第一责任人。
………………….
乾清宫
侯国兴守在乾清宫宫门前,听着里面方从哲的哭声,心里百感交集。
内阁首辅,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如今居然让逼到这个地步。
“爱卿,如今国家危难,户部空虚,内库无银,辽东局势破败,百姓嗷嗷待脯,你作为先帝亲点的顾命大臣,整能在此时舍朕而去。”殿内传出朱由校挽留的声音。
“皇上,老臣廉颇老矣,如今老眼昏花……”方从哲推脱的声音传出。
殿外的侯国兴摇摇头,如今的局面们明显方从哲是要明哲保身了。看来东林一家独大是无可避免了,只是自己该何去何从。
很快,方从哲从宫门内走出,看着如同老了几十岁的方从哲,侯国兴鞠躬拱手道:
“方大人,保重!”
方从哲扭头看了看守在一边的侯国兴,沉默片刻后,转过身来,笑道:
“小友天纵之才,可知如何化解眼前危机。”
侯国兴沉默片刻答道:
“其势已成,无招可解,但皇上必会保方大人功成身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