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八-《锦衣救国》


    第(2/3)页

    夏慕擦了擦手,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你们知道你们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不等众人回话,夏慕身子前倾,继续道:“你们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不知道扬长避短,不知道与时俱进!现在我大明的军队战术思想已经严重僵化阻碍了军队的发展。我们的军队虽然装备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装备,但在历次对外,对内战争中却败多,胜少,原因何在?其中固然有卫所制度的**,国家财政崩溃等问题,但是军队的战术思想严重僵化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李成梁等人闻言,心中狂震,大有醍醐灌顶的意味,都不由得自我反思起来。

    夏慕站起,走到地图前,看着低着头的李成梁跟祖承训感慨起来:“我记得永乐大帝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火器作战原则后,这条原则在我朝之初,的确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但当时火器技术落后,在火铳发射后有一个延时的再填装时间,蒙古,后金军队往往利用这一时间采用轻骑冲击的战术,所以我们往往大败。是以你们就不用火器了,又回到了唐宋的步兵马战,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我大明财政再如何困难,但是南京神机都所,每年百万银子的火器经费却始终没有减少,因为只有先进的武器,才能重新树立大明朝国威!”

    “伯爷,火器真的可以大规模运用,我的确认为火器威力很大,但是行军打仗,不是兵对兵,将对将?”李成梁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夏慕点了点头:“以前打仗,的确是要求将领所属军队亲自向敌人冲杀,而一次战斗的胜败,也往往直接决定于这种兵对兵、将对将的搏斗。但是……诸位……我大明火器世界第一,其杀伤力十百倍与往昔,而日益增多的不同火器,其性能和用途又各有不同,但我们却弃之如同糟糠,反倒是葡萄牙、意大利等海外之国,不惜远渡重洋,朝贡我大明,求取火器制造方法,这岂不是可笑!因此,本总督下定决心,要组建一支重火器的军队,以后的行军打仗,不再是弓马射箭了,而是炮火轰天的战斗!”

    俞大崷在狱中就听夏慕谈及火器的厉害,他也亲自试验过,更是在东南杀倭的时候,见识过戚继光运用火器,深知其中三味,此刻急忙站出为夏慕说话:“李将军,伯爷所言不差,我敢担保,全大明只有伯爷一人知道如何运用那些大家伙上场杀敌,很可能俺答就在伯爷反手之间,灰飞烟灭,因为我相信伯爷有这个能力!”

    李成梁知道俞大崷不是一位说大话的人,此刻听他如此推崇夏慕,也不由得有了些期待,急忙对着夏慕一礼,抱拳说道:“如此,末将就拭目以待了!”

    说着一旁的祖承训见气氛有些尴尬,一看李成梁对运用火器抱着很深的成见,他就不敢再提一个字了。把眼光移到墙壁上,看见中间挂着岳飞的《满江红》,字体娟秀而遒劲,一望而知是从王羲之草书帖变化出来的。下边署的日子是昨天,除阳文“光中”图章之外还有一个阴文闲章:“强国必先强军”。祖承训明白夏慕写这首词和用这个闲章是有无限感慨的,于是感慨一笑,说:

    “即使岳武穆生在今日,恐也会不如伯爷高瞻远瞩,雄图难展,也只能徒留徒凭栏长啸,壮怀激烈了。”

    夏慕闻言却叹口气说:“祖将军,你说笑了,我不如岳鹏举,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精忠报国是为信念,九死不悔是为坚韧!如今我与岳鹏举情形何曾相似,只是希望我不要落到他那个下场就好!”

    祖承训一听夏慕此言,脸色一变:“伯爷!你一身系社稷安危,何出此不祥之言?”

    “这就是命运,时不待我!”

    “啊?……”

    “如今圣上老迈,朝中大权尽落严家父子之手,我赢了,收复河套,自然讨个赏,输了可就死无全尸。老皇帝活着时,我自然无恙,但新皇一登基,眼中可能容下我这个强国功臣,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还是震的新主,无疑是官场大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