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五)-《锦衣救国》
第(2/3)页
夏慕听皇帝如此说,心中了然,想必皇帝是将收复河套的希望放在了自己身上,此刻只管答应了再说:“请圣上放心,下臣若不收复河套,光复山川,宁可马革裹尸!”
“好,朕有你这话就放心了,你且去吧。”
“臣告退。”夏慕捧着圣旨,倒退出乾清宫,脑门以是冷汗一片,背后衣衫也都湿透,看来他日若是不能收复河套,少不得人头也不保!
想着见安宁公主已经在丫头的搀扶下领上桥,便护送着花桥回府。
此间从皇宫大内报喜的管事太监已经早一步快马来报喜。只见欢喜的府前大街,一红袍太监从马上一跃而下,跑进府中,大声喧道:“钦赐一等宁远伯,金千两,东海明玉两对,玉器百件,绫罗千匹。”
众大臣闻言都急忙跪倒在地,聆听圣训。
之后各臣工纷纷对徐阶恭维起来,徐阶因学生加之孙婿封了宁远伯,也是满面红光。
一旁的严世番却是脸色难堪,现在怕是更动不得夏慕了,只得在一旁喝闷酒。
不多时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过了长安街,已经回来。
安宁公主先一步进了夏府,下了车,众嬷嬷便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走去。
只见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皇宫处虽有差别,但也差不多了。
想着安宁公主在前,徐熙怡在后,走进后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
一众宾客也跟着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宁远伯”,后有一行小字:“嘉靖四十年,书赐宁远伯夏慕”,又有“嘉靖宸翰之宝”。
之后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王世贞手书赠戎政大婚”,是王世贞送得,那王世贞字迹可比王羲之,又有颜真卿三分,一字千金,这礼品已经十分厚重。
众人不便进入内堂,只得在外堂坐着。而穿过这正室东边的三间便是卧室,老嬷嬷先引安宁公主跟徐熙怡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
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老嬷嬷们让安宁公主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徐熙怡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徐熙怡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见她们妆饰衣裙,举止都好。但她只叫自己贴身丫头来陪着,却也心中忐忑,不知公主脾气如何,若是好得也还过得去,若是刁钻的,她也只有忍了的份。
夏慕此时在府中烧香告祭先祖,又亲自将总督戎政府牌匾上挂上一等宁远伯府的金字牌匾,让罗克敌差人放鞭炮,一应丫头便开始上酒水,大摆筵席。
酒席上,夏慕先是去了徐阶那桌,对徐阶、袁炜、李默、裕王、景王等敬酒,又去了张居正那桌,与他们喝了一杯。
最后去了锦衣卫一帮兄弟的酒席,让人送上上好女儿红,陪了两大碗,便说酒力不盛,让罗克敌在前陪着,自己带着阿桑进入卧室。
一进卧室时,伺候公主的一应丫鬟都急忙见礼,夏慕挥了挥手,丫鬟们便知趣的都退下了,府中也只剩下他、安宁公主、徐熙怡、阿桑四人。
夏慕揉着额头便坐在炕上,闭了目醒醒酒气。
安宁公主隐晦的瞧了一眼夏慕,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如今我嫁与夫君,自然服侍夫君体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