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四)-《锦衣救国》
第(2/3)页
第一座是东平裕王朱载垕府道贺彩棚;
第二座是南安景王朱载圳府彩棚,
第三座是永平颍王朱载墒道贺彩棚,
第四座是西宁戚王朱载顺府道贺彩棚。
这四王,惟裕王跟景王是王孙犹袭王爵,现今景王才过二十五,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近闻总督京营戎政大婚,特来道贺的。
同样这一天,京城和全国各地都奉到喜诏,人人须穿红戴绿,家家要张灯结彩,以示万民同庆。
偌大一座北京城,登时打扮得花团锦簇。新增设的十三衙门里的管事太监,领了些差役往平民居住区发放喜饼,人们拥挤喊叫,有的哭有的笑,挤伤了许多人,热闹嘈杂的声音给喜洋洋的气氛增色不少。
也是这一天,是皇家的喜庆,皇城另是一番天家气派:宫内各处御道铺上了厚厚的红毡毯;门神、对联焕然一新。
午门以内各宫门殿门高悬大红灯笼,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和坤宁宫还要悬挂双喜字彩绸。
只见从太和殿外直到**前,陈设着皇帝的法驾卤簿:
五颜六色的旗、扇、散幡,金光闪闪的刀、斧、钺、戟,成百成千,站成笔直的队形,使人眼花缭乱;大辂、玉辂、大马辇、小马辇直排出午门,驾辇拉辂的大象和御马肃立在侧。
正中午门外左右两列,却是站了四只巨大的开路导象、四只身背金色嵌珠玉宝瓶的宝象,它们庞大的身躯和凶野的外貌,足以吓坏初次进宫的人。
中和韶乐设在太和殿前廊下的东西两侧,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廊下,与陈设在午门宝象之南的铙歌鼓吹相呼应。
一旦典礼开始,三支大型乐队将把欢快的喜乐撒遍大内,撒遍整个紫禁城。
慈宁宫外陈列着皇太妃的仪驾,数百人鸦雀无声、整齐森严。
各宫主位及太妃们都集中在慈宁宫正殿,分列在左右,等候着典礼的钟声。
皇太妃则高坐在宝座之上,因为穿了全套礼服而显得越加庄严高贵,三重宝石冠顶上,珍贵的东珠围绕着一块硕大的红宝石。
头上九只镶了珍珠的金凤环集在皇冠的四周,金凤嘴里各衔着五串珍珠垂挂,前面的垂向前额,侧后方的垂至耳下肩头。
马蹄袖的深紫色朝袍外,罩着石青色绣行龙朝褂和披肩,上有山海日月龙凤图案,显示着无上的尊严。
不多时,“翁”的一声,午门上钟声响了。
紧接着一派管笛悠扬,导迎乐队吹打着典雅的乐曲,在御杖的前导下,出隆宗门缓缓而来。
后面,礼部左侍郎恭引身着道袍的嘉靖皇帝,步往慈宁宫向皇太妃行大礼。一声口令,皇太妃仪驾的卤簿高高举起,恭迎嘉靖皇上。
乐队和礼部堂官留在慈宁门外恭候,跪迎嘉靖皇帝进入慈宁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