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锦衣缇骑绣春刀-《锦衣救国》
第(3/3)页
当下朱希忠又连夜给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鹏举去了书信,希望调借南京神机营火炮一用,南下抗倭。而他又让人备马,前往西苑面圣。
西苑。自古以来便是皇家林园,富丽堂皇。其内紫府,栽种花千树万,五更十分钟动笙歌不散,十里明月长灯相送。
但此时的皇宫西苑已经不能称之为皇宫了,在皇帝陛下长达二十多年的修玄时间里,内宫广建斋醮雷坛,弄得整个皇宫大内仿佛就是一座道观,青烟袅袅,符箓纷飞。
嘉靖帝就在西苑修炼道术,以求得长生不老,也不再出席早朝,不跟任何官员接触。在将近三十年间,朱希忠跟皇帝陛下也不过见过四面,平均每七年出席早朝一次,平常只依靠“票拟”和“批红”和朝廷保持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想着他心中一寒,望着焚香祈祷的道士,眼中厌恶,急忙走进,却见今夜湖边长廊檐边居然罕见的坠着一排花灯,那带着暖意的淡黄色烛光投射在他身上,竟冲散了他心中些许的寒意。
乾清宫中,宫灯透亮。
纱帘后穿着道袍的嘉靖皇帝,盘膝坐在道德天尊像前,讲经论道。老道士陶仲文跟内阁次辅徐阶跪在一旁陪着。
徐阶打眼瞧了眼走进的朱希忠,又见世宗皇帝没有理会的意思,知道皇帝陛下修玄期间不会理会任何朝政,便悄悄退了出去。
朱希忠见徐阶走出,一把拉过,脸色难看,低声问道:“徐阁老,这各州府的军情都送到了我五军都督府了,你们内阁就没有看到?”
按理来说,各州府遣送的军情,第一时间必须送到兵部,交由兵部尚书备案,挑选紧急军务送往内阁,交由参机内阁的大臣审阅,再递交宫中,由皇帝批阅。可眼下严家父子当朝,报喜不报忧,军情直接在内阁就扣下,徐阶压根就看不到。
徐阶见成国公朱希忠脸色难看,拿过东南提督胡宗宪以及潭论的军情打眼一看,脸色立马就变了三分。经此嘉靖一朝,南倭北虏始终就是大患,前些年胡宗宪为提督时,任用俞大遒,倒是杀死了汪直,平定了东南倭患。
可胡宗宪后来投靠赵文华,走马浙江任都督,杀死汪直后,便以为东南倭奴便平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严嵩言明已经平息的东南倭患,压根就没有真正平息过,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眼下,倭奴攻进了浙江,入驻了太湖,威胁到了苏杭、宣化等州府,十多年死伤军民竟然达到数十万人!”朱希忠厉声读到,肝胆战栗。那陆炳执掌锦衣卫期间,跟严家父子狼狈为奸,欺上瞒下,想来东南倭患非是一日之寒!
徐阶也暗暗心惊,就在要禀告老皇帝时,远处一声咳嗽,让他浑身一激灵,却见来人正是严嵩。严嵩老态龙钟,此刻被内侍扶着缓缓走来,徐阶面色一变,急忙藏起军情奏章。
他万万没有想到严嵩如此年纪,居然还要值守西苑。想着脸上露出笑容,急忙小跑过去,笑道:“严阁老真是老当益壮,对圣上忠心无人可比,如此时辰还要亲自前来值守。”
严嵩皮笑肉不笑,只是对徐阶点了点头。这徐阶是夏言一手提拔起来的,典型的夏党,所以他始终对徐阶心存芥蒂,但他打心眼里却看不起这个万事都装哑巴的后辈。
徐阶见严嵩摸样,干笑两声,急忙说道:“我看严阁老小孙英雄气盛,文高八斗,恰巧我大子长女熙怡年方二八,风华正茂,如果严阁老许意,我便将熙怡嫁给小阁老为妾,那也是我徐阶的荣幸了不是。”
这话不禁出乎了严嵩意料,也大大出乎了朱希忠的意料。严嵩瞧了一眼不知什么打算的徐阶,只是点了点头,便进入殿中。朱希忠则望着紧闭的殿门以及纱帘后嘉靖皇帝修玄的背影,轻叹一声,转身离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