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过耳不忘-《名扬三国》


    第(2/3)页

    第二天,两人又在相同的位置对坐,清姑娘举起右手说:“请官人出题。”

    名扬闭上眼睛,绞尽脑汁。能想起来的依然是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全篇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个字,比《琵琶行》难多了。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名扬睁开眼,坏笑着说:“来吧。”

    清姑娘听得出了神,名扬结束了,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名扬说:“你记住了吗?”

    清姑娘轻声说道:“好诗。”她闭上眼睛,将《长恨歌》也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清姑娘的脸上没有一点成功的喜悦,反而有点寞落。她问道:“这讲述的是哪一个皇帝?那个姓杨的女人又是哪一位宫妃?奴婢怎么没听说过?”

    名扬说:“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为了警示君王不要贪图美色。”

    “奴婢没有听出一点警示的意思,反而听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名扬不说话了,她不仅背下来了,还连意思都弄清楚了。这姑娘若是在现代,就是学霸啊。

    名扬笑道:“我又走不了了?”

    清姑娘说:“奴婢实在不想让官人走。”

    她站起身来,走向名扬。她坐在名扬的腿上,轻柔地将身子倚靠在名扬的胸膛上。名扬顺势将美人抱入怀中,两人亲吻在一起。

    清姑娘在间隙,问道:“这些都是你写的吗?”

    名扬笑道:“我可没有这个本事,都是别人写的。”

    “官人能全记下来,也是好本事。”

    “我就当你在夸我。”

    .

    一连十天,名扬都没有离开这里。他又搜刮了各种拗口的长诗,诸如杜甫的“三吏”“三别”,都让清姑娘在听了一遍之后,立刻一字不差地背出。

    名扬惊讶于清姑娘的记忆力,这种所谓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能力,名扬以为只有传说中才有,这些日子是见到真神了。

    他也佩服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佩服自己的记忆力,背诵了这么多中小学时期学的长篇诗歌,现在能够全部背出来,已经发挥了他最大的潜能了。另一方面,他佩服自己所拥有的胡德越的这副身躯,连续这么挥霍了十天了,还有劲儿继续下去,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名扬心里也不急。这些天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又有美人在怀,衣食无忧,名扬终日躺着、倚着,已然不知春秋。

    这天夜里,名扬搂着清姑娘进入睡梦之中。院子里不知何时,灯火全部熄灭,女人们都已经睡觉去了。四下里寂静无声。

    屋顶上有一些细微的响动,但名扬立刻就警醒了。

    他这几个晚上都在这种寂静的环境里睡觉,这个院子到了晚上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现在屋顶上传来的断断续续由远及近的响声,名扬猜测是有人来了。他们不走寻常路,那就意味着他们办的也不是寻常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