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名扬三国》


    第(2/3)页

    “不必了。”貂蝉笑得非常灿烂,“我也不打扰将军了,将军还是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

    “在下告退。”

    名扬退出了南厢,直接离开了刺史府。

    .

    三天后,名扬的队伍整装出发,与韩胤的使团一同离开徐州。名扬提前一天派人前往在七口井村驻扎的李异部,召唤任永到杼秋县军营待命。

    到达杼秋县,韩胤的使团住在县城里,名扬带着五百骑兵回到军营。他见到了已经来到军营的任永,让他和自己一起前往寿春。他又向黄达交代了一些军务。

    “要开始关注彭城陆奇的动向,定期去侦察一下,但不要跟他们起冲突。”

    “是要对他们下手了吗?”

    “不是,是以防万一。”

    名扬还是带了五百骑兵出发了,只是做了个轮换,任永和鸢尾跟在名扬左右。很快就进入淮南境内,袁术也派来五百人迎接,改由韩胤在前引领。

    一路上不时有斥候来报,有曹军探马在不远处跟随。队伍沿着徐州下邳郡与豫州谯郡的交界处前进,有曹军侦察再正常不过,对方的探马又在豫州境内,对方不招惹名扬,名扬也就当没有看见。还好,一路平安到达淮南。

    扬州淮南郡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是一块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南北皆凭天险。但往往这样的要地,都会经历战火的洗礼,才能在历史上得到“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评价。

    韩胤向名扬介绍:“我家主公未到淮南之时,这里可是四战之地,豫州、荆州以及江东大小诸侯都曾经染指此处,战火纷飞。我家主公不辞辛劳,带兵来此平定祸乱,从此在江淮之间有了这么一块太平胜地。我家主公如今拥有战甲三十余万,让荆州的刘表忍声吞气,北面的曹军望而却步,江东各路诸侯皆听号令,如果能和温侯结盟,这实力足够称霸天下。”

    名扬淡淡地说了一句:“是你家称霸天下还是我家称霸天下?”

    韩胤尴笑道:“自然是两家共同称霸。”

    淮南的村落分布得很稀疏,经常会有大片的无人地区。但有村落的地方就是一片农忙景象。经过韩胤的介绍,名扬了解淮南因为战乱人口稀少,袁术就将人口集中到人口较多的村落里去,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加强统治。和名扬是一个思路,但手段有所不同。名扬是恩威并济,袁术则完全是强制移民,发生了不少流血事件。

    途中经过了几个县城,这些县城人口和面积都不及徐州同级别的县城,县城里一派冷清景象,商业不兴,人丁不旺。

    越来越接近寿春,名扬发现村庄越来越密集。除此以外,大量军队在寿春外围驻扎,筑起三道防线。

    韩胤说:“这里距豫州太近,必须部署重兵把守。”

    而淮南的人口都集中在了寿春周围,原因就是这里是淮南最繁荣和最安全的地方。人口如此稀少的州郡,还能够拥有三十万的部队,可见袁术已经把淮南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征召入伍了。

    如果曹军像对待徐州那样,长期袭扰淮南,只怕淮南早就支持不住了。

    距寿春还有一百里,有一队人马在此迎接名扬。韩胤赶紧下马向为首的官员行礼,将名扬介绍给他:“杨大人,这位是徐州使者金名扬金将军。”

    韩胤又向名扬介绍:“这位是我家主公的谋士,杨弘杨大人。”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杨弘告知名扬,可带十人入城,其余军士必须驻扎城外。名扬没有异议,同意了杨弘的建议。他挑了包括任永和鸢尾在内的十个人随自己入城,安排了一名百夫长带剩余人到城外安营扎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