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强势回归邯郸城-《大秦正史》
第(2/3)页
至此,“战国四大名将”只剩下一根独苗,秦将王翦大将军。
“战国四大名将”,战神白起大将军位居首位,然后是王翦、廉颇、和这个李牧。
白起和王翦属于秦将,而廉颇和李牧都属于赵将。所以,赵国其实在军事上也是很有实力的,四大名将他也和秦国一样占据了两个席位。
只是,在赵国的两个名将都没有被充分的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最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但是,他们在军事上过人的天赋技能,依然流传于后世。
自古做名将的,或者说武将世家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或者说不能得到善终。
有人说,做一名名将制造的杀孽实在太多,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世间自有因果轮回,所以,武将世家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另一种说法,就是武将掌握着军权,武将手中的力量足以对领导者的王位形成威胁。在战争时代需要武将去浴血沙场、开疆扩土,而在和平时期,武将都是被政治家收拾的对象。
武将可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却无法在官场上和政治家们玩心机、耍手段,最终一个个都在官场上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例子在后世的历史中,很容易就找到典型。
就现在这个年代而言,你看看战神白起哥的结局?你看看廉颇的结局?你看看李牧的结局?王翦算是武将之中的一个武力值和情商值都很高的异类,相比而言,王翦的结局还算好的。也许也是因为历史上对王翦的死因不详,给他安上了一个告老还乡,得以善终的美好结局。
不过,事实上真的是什么样,我们再也不会清楚了。也许等有一天打开了秦皇陵,会不会解开大秦这段历史的更多谜团。现在,我们也希望王翦大将军真的是得意善终的。
李牧被赵王冤杀了,赵国仅存的中流砥柱也跟着轰然倒塌了。
临战换帅都是兵家大忌,何况是临战斩帅?并且是斩杀的无辜忠诚良将?这赵国的气数也的确是该尽了。
秦将王翦得知赵王果然中计,斩杀掉了李牧,立即领兵猛攻赵国。没有了李牧的赵军,兵败如山倒,短短的三个月后,邯郸城就被大秦拿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