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秦战神白起哥-《大秦正史》
第(2/3)页
此时的秦国依然继续贯彻和执行商鞅当时制定的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度,提拔平民出生的人才,一代名将白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应运而生。从一个小兵开始慢慢的积攒军功,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之上。
秦昭王十三年的时候,白起已经的积攒军功成为了一个小将领,这一年,他奉命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国和魏国的联军扼守崤函,死死的控制住了秦国东进的步伐。这个时候,秦国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这个魏韩联军的关口。
白起领兵以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的主力军绕到魏韩联军的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以及后方留守的军队,逐渐将魏韩联军的主力包围在伊阙,最终将魏韩联军的二十四万人斩杀殆尽。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白起念在公孙喜是个人才,亲自劝降他,却被公孙喜骂他是平庸之辈、无名小儿,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劝他投降。白起于是手起刀落,公孙喜人头落地。
白起又乘胜追击,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白起一战成名!从此开始了他的战无不胜的战神之路。也因为魏冉这名伯乐,让白起和魏冉的利益团体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担任秦国军方的一把手大良造职务,并且带兵攻打魏国,一举夺取了魏国大大小小的城池一共六十一座,彻底打通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十六年,白起又带兵攻打楚国,夺得楚国的宛城。此后,魏冉托病辞职,秦王用客卿寿烛为丞相,一年后,寿烛被免职,再一次启用魏冉为丞相,赐封地穰地给魏冉,又加封陶邑,成为诸侯,魏冉从此被称为穰侯。公子市、公子悝、以及宣太后的弟弟芈戎也全部都被加封,秦国四贵正式形成。
十七年,魏国割让山西四百里、韩国割让武遂(山西运城垣曲东南)二百里给秦国。这一年,东周君也来朝拜秦王。
十八年,司马错带兵攻取垣、河雍、决桥。秦国现在的国际形势一片看好。但是国内的暗流涌动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昭襄王从开始继位以来,一直是在宣太后的指导下工作。宣太后担心昭襄王年少,引起国内动乱,儿子的能力还完全不能掌控朝局,于是她垂帘听政,开始重用芈氏族人,先后册封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打造出秦国“四贵”来掌控秦国各职能部门,这对稳定秦国的朝局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四贵的确有能力有水平,特别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魏冉,担任宰相,掌控朝政,提拔重用白起,掌控军权,将秦国的领土面积不断的扩大。宣太后还用计困死了楚怀王。
秦昭襄王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开始不断的学习,开是成长。他开始渐渐发现他的两个兄弟公子市、公子悝的地位在不断的升高,心中已经渐渐开始防备,但是,他却一直隐忍不发。而两位公子也越来越觉得他们的这位大哥其实只是捡了个便宜,得以登上王位,并无任何过人之处,越发的看不起昭襄王。
一切的矛盾都还潜伏在暗流之下。昭襄王对秦国四贵现在的态度都是隐忍,他在等待,这个等待的时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十年甚至二十年乃至更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