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该死的马克-《好莱坞传奇》


    第(2/3)页

    马特?达蒙遇到了自己的经典角色,并且发挥得非常完美,几乎找不到瑕疵,这让他耿耿于怀:对于演员来说,票房能力、奖项提名固然重要,但经典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以上两者都重要。汤姆?克鲁斯的《壮志凌云》和《黑客帝国》、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泰坦尼克号》、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这些都是风靡一时,并且会被人铭记几十年的经典。而马特?达蒙是何其幸运,竟然能够遇到《谍影重重》和杰森?伯恩?

    更加令人沮丧的是,《谍影重重》还是三部曲,听说马克还一反常例,竟然没有把两部续集交给别人,而是亲自执导。马特?达蒙,肯定稳稳当当地跨入一线巨星行列了!

    在好莱坞,没有人会怀疑系列电影的造星能力,系列商业片会让主演的人气持续的发酵,地位连续的上升,既是一种推动力,也是一种保障。《虎胆龙威》系列让布鲁斯?威利斯成为了一线动作巨星,《007》系列让肖恩?康纳利现在还吃着老本,汤姆?克鲁斯也是手握《黑客帝国》和《碟中谍》两大卖座系列,再次和汤姆?汉克斯齐平,成为好莱坞中数量稀少地几位超一线巨星。

    好莱坞的电影业再发达,资源再多,顶层的优秀资源就那么点,好导演、好剧本、好角色,还有好的合作对象,哪样不需要争?像双汤这样的超一线当然不用愁,像威尔?史密斯这种有系列片傍身的人也不用烦恼,像杰夫?布里奇斯、罗伯特?德尼罗这些演技派也不愁没戏拍,可像布拉德?皮特、罗素?克劳、尼古拉斯?凯奇、约翰尼?德普、基努?里维斯这些正处在二线和一线之间走明星路线的人,两年之后,他们的头上注定多出一位一线明星,要面临的竞争可就要更激烈了。

    现在,皮特只希望《谍影重重》的票房能够平稳一点,当然,从小库恩的过往战绩和这部电影的口碑来看,扑街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毕竟投资只有6000万——但扑街和大爆之间的距离很大,如果《谍影重重》的票房表现不那么火爆,那么这个角色给马特?达蒙带来的上升作用就会减弱,这对于皮特来说,是个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谁让他和达蒙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呢:两个人年龄相近,都是有一定演技又不大出演奥系电影,游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戏路有一定重合,达蒙的利好,就是皮特的利空。

    “真是的!现在想想,马克当初在选角时一定已经内定了达蒙,我和罗素?克劳他们都不过是幌子。”皮特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可他没有搞小动作的打算,反而希望道:“等到马克给我准备的电影,也是这么经典就好了!”

    皮特不太关心互联网,但是对电影相关的资讯网站却很熟悉,研究得也比较透彻,这是他在好莱坞形成的习惯——重视数据,他是好几个付费网站的用户。

    最先关注的当然是票房,首日票房成绩现在不会出来,但是各个票房机构的预测现在都很有参考价值:最乐观的票房预测来自一家名为preboxoffice的网站,首日预测高达1800万,对于一部6000万预算的电影来说,这个成绩绝对不低,这家网站给出的预测依据是:马克?库恩在北美的票房号召力,原作的畅销度,好莱坞的功夫热潮,华纳兄弟在宣发上的侧重,经典的角色塑造以及良好的口碑。

    皮特脸色难看地关掉了页面,又打开了imdb,在首页上轻松地找到了《伯恩的身份》的名字,点进到作品主页。

    “8.7!”他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虽然现在只有6735个观众评分,随着大量观众的涌入,评分肯定会下降,但按照一般规律,最终《谍影重重》的分数也会在8分左右,这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评分了。

    再匆匆看了下imdb的观众评论区,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些打了高评分的用户,在留言里,除了称赞电影的质量,说什么“我度过了难忘的两个小时”“在影院里,我过得每一分钟都愉快”之外,就是说他们有多喜欢杰森?伯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