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满洲 直言不讳-《谍殇之山河破碎》


    第(2/3)页

    “书呆子一个!曾在日本留学四年,还去美国学习过一年,中国人中难得的生物化学专家,以前的福田英夫,现在的相原信义都很赏识他的学术水平。关东军的几个研究所,研究的都是些丧尽天良的技术!他见的多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反感。我和他相识后,挺投缘的,他也真心想去重庆……谁知阴错阳差,唉,当初就不该让他介入特工战,一失足成千古恨!”

    刘泽之简短的向张弛介绍了自己和周成斌商定的计划。张弛吃了一惊:“且不说时候能否瞒过戴老板、毛先生,怎么向因为他而牺牲的孟霄杰、老谢等人交代?”

    “孟霄杰、老谢等人的死不能归罪到杨文举一个人身上。张弛,如果相原信义的研究结果取得突破,投入实战,你想到过后果吗?”

    张弛犹豫再三,终于点头首肯:“为了国家,我个人的恩怨算不了什么!给他一个机会,如能除掉相原信义,我一定配合你和周局长的说法。”

    刘泽之夸奖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深明大义的大丈夫!”

    “行了,别给我垫砖了。游说杨文举,只能由我出面。”

    “杨文举被捕的时候,我还在76号,他叛变后,和我见过两面。我不知道你也来了沈阳站,原本的计划是由我出面,编造一段经历,现身说法。”

    “这样吧,双管齐下,等我安排好怎么和他见面后,我们一起见他。”

    刘泽之又道:“好,我等你的消息。老张,我不太了解纸钞的防伪技术,杨文举是个技术人员,你说他有没有可能认识这方面的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那?”

    “杨文举所在的那个研究所,是研究生化战的,和纸钞防伪技术,风马牛不相及吧?”

    “你说的也是。葛佳鹏提出他需要去现场看一看满洲元的印制流程,才能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人员。”

    张弛很为难:“这也太困难了吧?”

    “你先设法找个机会单独面见杨文举,也给沈阳站诸同仁留出两天时间,看能否找到和新京造币厂有关系的人。这两天我也去新京造币厂周围转转。”

    “转转倒是可以,长春和淞沪地区不一样,认识你的人几乎没有,不过我不认为会有什么收获。对了,你是第一次来长春吗?”

    “不是,之前奉李士群的命令来这里开过会,结识了死于周局长之手的福田英夫……”刘泽之突然住口,若有所思。

    张弛问道:“怎么了?想起什么事了?”

    “福田英夫的弟弟,或者是小舅子,好像就是新京造币厂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确定吗?”

    “那次是日本人在长春搞了个情报工作交流会,我和张克清、毛骏一起来的,福田英夫数次来参会,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有过几面之缘,并不熟悉。会议结束离开长春之前,他给另外几名相熟的人送行,一人送了一套溥仪登基的什么纪念币,我听见一个人和他客气,他好像是说:不值什么钱的小意思,舍弟,还是舍内弟是造币厂的,工艺还算精致,不成敬意云云。”

    张弛答道:“如果是他的弟弟,就好办了,设法探听一下造币厂是否有一个姓福田的日本人,应该不难。”

    刘泽之苦笑道:“查出有这么一个人在造币厂,又有什么用?等我想想——应该是舍弟,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