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美人娟娟隔秋水 节三:伏击-《天啓录》


    第(2/3)页

    骆养性借着窗外月光,只见那人身着蓝衣,手提一坛酒,正仰面喝了一大口,料来便是仇如海于中岳东街所见采花之人。骆养性心道:“想是这贼自东街向北,又去酒肆取了酒,方才赶来,故此迟了,哼,今番可叫你多吃些苦头!”

    蓝衣人边喝着酒,边走近卧榻。骆养性嘴角翘起,缓缓拔出兵刃,只待他近身便是一刀。

    可那人走到榻前忽然不动了,骆养性微微迟疑,正不知何故,就听仇如海大叫一声:“小心!”

    剑随声到,骆养性大惊急避,右肩仍是被长剑划中。仇如海大吼一声,一脚把屏风踢向了那蓝衣人。蓝衣人冷笑一声,长剑一挥便将屏风击开,顺手把酒坛扔在一旁。

    骆养性得此良机,急忙跃出榻来,连劈三刀,斩那人下身。

    “咦!刀法不赖啊!”那人向后一跃,长剑一挑,挡开骆养性最后一刀,顺口赞了句。

    原来那蓝衣人初到之时并未发觉骆、仇二人,直到走到卧榻之前,那榻对着窗,骆养性推刀之际,月光便借着刀身折射出来。那人生性机警,立时发觉榻内之人呼吸深敛,隔着流苏纱帐,体态明显比女子高大得多,绝非张家小姐。

    他略一推算,便知有人要暗算自己,当即先下手为强。仇如海在榻后见着,急忙出声提醒,否则只怕骆养性一条手臂都要被切下来。

    仇如海心知非他对手,抽出铁索,横在胸前。蓝衣人一见他兵刃便认出对方,轻笑一声道:“哈,我道是谁,原来是武昌名捕仇如海啊,我远在西南之时便听过你的名头。想来不入流的人物,是决然不敢管道爷的事,仇兄不但敢管,还煞费苦心地设下埋伏……”说着又看了骆养性一眼,讽刺道:“不愧是一流的胆识,二流的才智,三流的武功啊。哈哈哈。佩服佩服。”

    “上有所命,不敢懈怠。何况阁下武功高强,仇某自问不是对手。”仇如海气凝丹田,不敢丝毫掉以轻心,生怕对方趁自己答话之时抢攻。

    那人打了个哈哈:“一个仇兄固然不是我的对手,倘若再加上这位使刀的兄台,胜负之数,却也难料。”

    骆养性冷哼一声:“即便骆某不敌,自也会有比骆某武功更高之人来会阁下,阁下不用担心。”

    “哦?仇兄还埋伏了别的人?”那人佯问道。

    他之所以不动,便是怕四下仍有别的埋伏,仇如海虽不在他眼中,但骆养性武功得自锦衣卫第一高手骆思恭,即便右臂受伤,却也不容小觑。故此以静制动,用言语套问。

    骆养性笑道:“除我二人外,还有两位高手,武功尚在我之上。”仇如海应变远不及骆养性,见他毫不隐晦,不解何意。

    那人微一思忖,笑道:“果真?这登封何时冒出了如许多的高手来了?莫非是少林寺的和尚?”

    “这倒没有,不过有一位少侠武功源自少林,待会儿阁下不妨和他多亲近亲近。”骆养性右肩上鲜血直流,可仍是嘴角微翘。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骆养性乃锦衣卫前总指挥之子,显然深谙此道。

    那蓝衣人辨不出真伪,心中纳罕:“我才到登封三日,案子也只做了一件,只怕还没惊动少林和尚才对。倘若真有秃驴在侧,若是善字辈的,也不屑躲在暗处,若不是善字辈的,我又何惧他来?”

    正思量间,忽又瞥见仇如海正疑虑地望着骆养性,似乎十分不解,蓝衣人心道:“是了。这姓骆的若非先为我所伤,那仇如海又藏在暗处,只怕要败在他们手里。哼,即便他们还有帮手,多半也是衙门捕快,只消他们中有一人与这姓骆的武功相若,一起埋伏在内,老子便要输惨了。可见他们此刻胜我不得,所以故布疑兵,好让我知难而退,以俟休整。嘿嘿,想得美。趁姓骆的有伤,先取了他二人性命,以除后患。”

    他不再多言,长剑忽地刺向骆养性胸口。骆养性单刀一架,立时回了一招“春和景明”,只是右臂有伤,刀势弱了不少。蓝衣人看出破绽,身子微曲,长剑斜挑骆养性右手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