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完美的维纳斯-《娱乐之超级大亨》
第(2/3)页
关于这个问题,《联合早报》还煞有介事的邀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进行解读。
据这位心理学教授说,卫雄这种行为是一种占有欲强的表现。
就像许多动物都有在自己领地内留下尿或粪便,以显示这是我的领地,卫雄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样的。
看到这里,卫雄忍不住笑了。
随后便把所有报纸放在了一边,类似这种报道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人家爱八卦就让他们八卦好了。
“我觉得那个什么教授说的挺准的。”欧阳雅晴微笑的说。
“这些教授嘴上就是会说。再说了,你们本来就是我的。”卫雄的话中毫不现实自己的报道。
欧阳雅晴没有反驳,只是妩媚的甩了个白眼,然后把一份文件放在了卫雄面前。
“这是电影公司那边刚送来的《大内密探零零发》的演员名单。”
“刘镇韦的动作挺快的嘛。”
翻开文件,男主角是周星池,这是他点名的,除此之外的其他演员都由导演刘镇韦自己挑选。
刘嘉铃?
女主角一栏上写上了‘刘嘉铃’三个字。
原版中,《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女主角的确是刘嘉铃,但如今的香港娱乐圈已经完全不同。
怎么刘嘉铃还是女主角?
难道是历史惯性?
把后面的内容扫视了一遍后,卫雄朝欧阳雅晴的说道:“就按这份名单吧。另外,让吴思源来一下。”
过了几分钟,吴思源走进了办公室。
“坐。”
两人在沙发坐下后,卫雄直接问道:“《黑夜传说》首映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一切都很顺利,没什么问题。”
吴思源回答得很有底气。如今的卫氏电影发行早已今非昔比,不仅垄断了香港的电影发行市场。
还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了完善了发行网络。
刚刚上映的《尖峰时刻》,亚洲地区的发行就是由卫氏电影发行负责的,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这样就好。”
卫雄点了点头:“我看了你扩大日本业务的计划书,说实话很不错,但现在并不是投资的好时机。”
“据我估计,日本房地产泡沫最多两年就会破裂。”
两天前,也就是他还在巴厘岛时,收到了吴思源的一个计划书。
主题是扩大在日本的业务。
现阶段卫氏电影发行在日本并没有院线,采用的事与日本本土院线公司和发行公司合作的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的好处是节省了大笔投资。
包括影院投资、人力投资等。
但坏处却也很明显,比如:无法占据排片的主动权;还有,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票房给合作方等。
因此吴思源就制定了这个计划书。
计划书中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是收购现有的院线公司;第二个是通过自建,建立院线公司。
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但在吴思源看来都相当可行。
因为日本的房价一直在涨。
即使院线公司建立后运营亏损,单凭上涨的房价,也能把亏损的窟窿填上,这个一个很现实的想法。
但吴思源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房价不可能一直上涨。
当泡沫破裂时,就是暴跌之时。
也就是说,日本房地产能做短期投资,却不能长期持有。如果想长期持有,还得等泡沫破裂后。
“那就暂时把计划押后吧。”
吴思源本身对金融并不是太懂,面对卫雄这个‘专家’言之凿凿的推断,他只能选择相信。
“嗯,不过新加坡倒是可以投资。”
“未来20年内新加坡的经济应该基本呈上升趋势,而且新加坡也是香港电影在东南亚的重要票仓之一。”
在整个东南亚,包括台湾在内。
娱乐产业最发达的无疑要属香港,其次是台湾,接着就是新加坡。
但相比香港,新加坡无论是电影产业,还是电视产业都很薄弱,除一部分电视剧自己拍摄外。
绝大部分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从香港引进。
以电影来说。
新加坡无论是人口和经济实力都不会比香港差太多,这就带来相当可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规模。
据统计数据,
在过去两年中,香港电影在东南亚收获的票房有将近40%来自新加坡,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新加坡历来都是香港电影在东南亚宣传的最重要站点。
“我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
“也有做过一些调查,目前整个新加坡只有一条院线,隶属于新加坡广播局,其他的都是零散的影院。”
“小放映厅不算,影院大约在35家左右。”
“数量只有香港的一半不到,很大原因是新加坡的面积要比香港小不少,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卫雄点了点头。
“新加坡毕竟不是香港,能让我们放开手施展。这样吧,你先弄一份计划书,倒是我们再具体谈。”
“好的。”
……
“真的?”刘嘉铃听到经纪人带来的消息,顿时喜形于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