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三方较量-《汉末文丑》


    第(2/3)页

    袁术双目一亮,说道:“噢?长史有何高见?”

    杨弘言道:“董军多骑,善野战,将军如逆击之,便是取胜。恐亦会颇有伤亡,以在下之见,不如以守为主。将军不妨勒兵候之,同时遣使往去颍川,令文武猛、孙侯出兵,待董军至,将军以坚城为固,外以文、孙夹击,胜之易也。”

    袁术又岂会不知董军骑兵多,善於野战?他刚才那些话,只是一为了壮自己士气,二也是顺便发泄一下对文丑、孙坚的衔恨不满,究其本意,他才没有蠢到主动派兵出城,舍己之长,反以己军之短,去击董军之长的地步。因而,在听了杨弘的话,他哈哈一笑,说道:“长史所言甚是,此正吾之意也。”即令道,“遣使去阳翟,叫文、孙派兵来助。”

    杨弘接令,当即便出了帐外,唤人去阳翟请文丑、孙坚出兵。

    梁县西,胡轸部五千步骑军中。此次带兵出击的主将不是胡轸的部将,而是董卓特地调来的一个帐下都督,名唤华雄。华雄带兵出了伊阙关后,先行军到了新城,然后暂时驻军,以为韩融、阴修等人的“后盾”,换言之,也就是说,暂时作为一种“武力威吓”,来当成是对韩融、阴修等人劝降的支持。

    老实说,华雄是懒得扮演这个角色的。在他看来,关东有人不服,那就打到他们服气就是。什么袁本初,什么公族子弟,什么士族清流,他们如果真有能耐,黄巾乱时他们怎么不去平定?边章、韩遂乱时他们怎么不去平定?到最后靠的不还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武人?那帮士人,除了清谈高会,还有什么本事?

    至於上次胡轸被文丑、孙坚连败几场,华雄则认为,那是出於两个缘故。

    一个是文丑、孙坚都不是士人,他们本来就是个武人,能打仗、会打仗一点儿不奇怪。再一个就是守卫伊阙诸关的不是他,是胡轸,胡轸没本事,打了败仗,可如换成是他,却肯定不会打败,只会取胜,说不定不但取胜,还早就把文丑、孙坚给消灭了。

    所以,他对董卓命他“先屯驻新城,以待韩融等劝降结果”的这样的军令是很不以为然的。只是,这既然是董卓的军令,他不以为然也好,不理解也罢,他都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在新城无聊至极地待了好几天,总算得到了消息:文丑、孙坚、袁术都拒绝了董卓的招降,董卓因之传令,命他开拔进击。华雄接到这道军令,大喜,当天就带兵离营,继续南下,很快便到了梁县西。

    就在袁术军议后的次日,华雄在梁县西也召集了一次军议。他召来斥候,问道:“颍川、鲁阳的贼军可有何新的动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