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杨定惧战-《汉末文丑》


    第(2/3)页

    留给赵云、豫州校尉统带的那两万多人大多是新卒。新卒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打顺风仗,难打逆战,一个是没上过战场,平时操练得再熟,头回真刀实枪地与敌人血战,难免心慌,这一慌肯定就会出现各种的错误、漏洞,进而便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的阵型大乱,因了这两个特点。所以,文丑交代赵云,叫他不管自己是胜还是败,都万万不可立刻带兵上阵,否则,如果文丑败了,只会雪上加霜,而如果文丑胜了,也很有可能反会因此而转胜为败。

    赵云这回虽是肩负的留守军中之任,看似不用上阵。似乎很轻松,而其实他担负的责任并不比文丑、孙坚、周路的轻。文丑三人只管在前杀敌就是,而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变局却都得由赵云来负责应对。

    颜良见文丑叮嘱完了赵云,当下起身问道:“大兄。后日就要出战,虽然定下了出战的中、左、右三军,也定下了留守的将校与部队,可正如方才军议时所说的:‘大兄刚在颍川郡大胜了董骑一阵,董军而今必怀畏怯’,今我出战的三军虽不足万人。合计却也有九千之众,而董营之兵才仅五千不到,依然是我众彼寡,如他仍怀畏惧,竟还是不肯出战,该如何是好?”

    如果把全部兵马都压上去,三四万之众,董营的董兵可能不敢应战,可现下换了只选用精锐去战,却依然有九千之数,仍旧比董营里的董兵为多,差不多是其二倍,那如果董兵依然怀怯,不敢出战,那该怎么办才好?

    颜良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文丑笑顾田丰、田畴诸人,再转对颜良,说道:“彼如肯出战,自然最好,彼如仍畏我兵众,不敢出战,公骥也无须担忧,……。”他自指肚腹,笑道,“我已得良计在此了。”

    阳人聚、广成聚董营的领军主将是胡轸帐下的一个校尉,名叫杨定,亦是凉州人,与胡轸乃是同郡,早年从胡轸共投到了董卓麾下,勇悍敢战,数先登,历战颇有功,因得以被胡轸亲点,被派到了此处把守伊阙、广成诸关的东南前沿阵地。

    董卓到洛阳,掌握住了朝权后封赏帐下诸将,各给升官加爵,分授中郎将、校尉,杨定因为此前多有战功,也在被封赏之列,被董卓表为了校尉,原本号为“振威”,今次山东诸侯起兵,为壮本部声势,宣以正朔之名,董卓又给他改了一个校尉号,而今名为“讨逆”。

    袁术表奏的孙坚就是“行讨逆将军”,天下战乱,诸侯纷争,皆欲以“大义”为号,可到底谁才是“正”、谁又才是“逆”,却也是难以说清了。

    文丑、孙坚等部在注城东驻营,当日商议完进军的方略,次日休整了一天,然后在第三天一早全军开拔,除留下一名豫州校尉统三千人看梁县、程普统两千人看注城外,余下三万多步骑悉数进军至了阳人聚、广成聚中间的董军营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