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丑谋划-《汉末文丑》
第(2/3)页
从文丑特意探听到的一些讯息,来进行的推断,麴姓因该是鞠氏所改,在前朝哀帝的尚书令鞠谭受到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谋反事件”的牵连被削职为民,因为惧怕遭到进一步迫害,率儿子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鞠为麴”的改姓。从此鞠閟隐姓埋名改姓麴閟,是西平麴氏的一世祖。
而其也正是因此在西平、金城、临羌等地活动,同羌胡之人交往,以羌胡为邻,居住地犬牙交错,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羌人好斗,用兵骁勇强悍,常以抢掠为生,他们聚众结社,呼啸而来,满载而去,飘忽不定。
而当地政府鞭长莫及无法提供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他们家族一方面重金收买羌胡头人用以获得暂时安宁,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家族武装进行有效自卫是当时他们家族谋生存的主要策略。
在长期打打合合的争斗中,这支家族武装得到了极大锻炼,他们熟练掌握并运用了羌人快马弯刀,出其不意的战法,成为威震一方的强大的麴氏家族武装集团。从而才有了麴义威猛的军队!能够威慑冀州一州的军队!
其实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那场还并没有发生,不过却在后世富有盛名的界桥之战以外,麴义还参加过一些其他的战争,
先帝光和七年之时,也就是中平元年,中原爆发黄巾之乱,先帝派遣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叛,中平三年皇甫嵩到凉州招兵,麴义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应招。在冀州、并州一带与黄巾军大战皆大胜而归,很受皇甫嵩赏识,平叛结束后皇甫嵩还朝,麴义留守黎阳,再之后就是现在了,成了冀州牧韩馥手下的得力干将。
不过纵使其如此之威猛,文丑虽说欲同其结交,但也仅限于寻常的交情。并没有想要将之揽入麾下的意思。因为麴义的人品并不值得称道。在历史之中其随在韩馥麾下不久,就背叛了韩馥,并且作为袁绍的先锋之军,以军力威慑、逼迫韩馥将冀州牧让位于袁绍。
这就是他的不忠了。他这样的人品也就确定了其悲惨的结局。麴义在袁绍营中倒也没有什么背叛之举,反而其为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但结果却非常富有悲剧性。建安四年,在袁绍发重兵围困易京,最后消灭公孙瓒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将麴义诱杀。
这一段在《后汉书 袁绍传》有记载。“自持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对待麴义的策略既然已定,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也只能尽量的不使其成为自己的敌人,就是成为了自己的敌人,那么也要先行打好关系,好留有一线之地,留下一个机会。
除了麴义之外。文丑最为看重的莫过于‘河北四庭柱’之二了。这二人就是河间张郃、清河高览!当然朱灵这位自己最有可能得到的人才,也是文丑所需要争取的对象之一。
张郃作为一个参与过于黄巾之乱的将官,是很受韩馥器重的,现在他作为军司马一职,虽然较之文丑略有不如,但也是显职、重位了。
不过据文丑在前世所了解,张郃在之后同麴义一般,效力于袁绍了。并且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在后世富有盛名的官渡之战中,张郃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使得他在后世广为人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