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得见杜宜-《汉末文丑》
第(2/3)页
“那就有劳将军了,不知将军大名?”文丑拱手笑道。
“鄙人李向,一个小小的曲长而已,怎敢当将军之称呢?倒是文校尉的大名,鄙人如雷贯耳,如今得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那军侯恭维道。虽说眼下之人,身份还未得到确认,但毕竟文丑有校尉的名头在哪呢,他自是不敢怠慢。
......
说来话长,其实时短,其二人,一在城头、一在城下,倒也相谈甚欢。文丑也不着急,毕竟如今,天已将暮,也赶不上去富户豪族家购粮之事了。
话说杜宜,闻听文丑前来拜会自是喜不自胜,毕竟文丑掌有一军,若有危难时刻,可是他的一大臂助!正此兵荒马乱年代,什么都比不上有一军在手来的畅快。
“子孝光临鄙县,老朽有失远迎,罪过罪过!”杜宜刚走到城门口,见得文丑,忙不迭拱手告罪。李向一闻此言,自是知晓文丑桃林校尉身份无疑了,亦是忙率人从城头而下,上前见礼。
文丑见着杜宜一身官袍紫绶,腰胯黑印,头戴高冠,脚踏黑履,两旁七、八个属官相随,好不威风惬意。随即朗声笑道:“杜公,四月不见,风采更胜往昔矣,在下诚不如也!”这倒是实话,虽说文丑得了官位军职,但都是寒苦之职,往往省吃俭用,哪像杜宜这般,有的是钱粮用度!
“哈哈,怎比得文君,年少为将,执掌一方来的威风,鄙人不如!”杜宜忙笑道。
董江、陈宁在沙河时与杜宜都碰过面,亦是拱手言道:“见过杜公。”
“咦,这不是姜公门下的陈生么?”杜宜见得陈宁,疑问道。在杜宜做沙河乡有秩之时,常去陈鹏里寻乡三老姜承解疑问策,对于姜承这个做里监门的门生陈宁,还是记得的。
“有劳杜公记挂,鄙人有幸入桃林校尉文君之目,现在文君帐下添居书佐一职。”陈宁闻言,流畅答道,倒也说得不卑不亢。尤其是‘桃林校尉’四字更是重音。当然,他这是为文丑撑面,特言明文丑的军职与杜宜的一县之长平齐,倒也不是小人得志之言。
文丑自是知晓陈宁好意,当下转视杜宜身后之人,接过话头言道:“此皆同僚?却是个个神采飞扬啊!”
杜宜也不气恼陈宁之言,而是与文丑点头一笑。心想:“看样文丑对姜公要下手了,呵呵,但愿我没有看错。”
“哈哈,正是此县众官,此地非是言谈之处,子孝请随我进城,再一一为你介绍一二!”杜宜上前一步,扯着文丑豪声言道。
“那就劳烦杜公了。”文丑也乐的应承,跟随杜宜而走。
随即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去了。幸亏已是夕阳落山,夜幕降临时期,来往之人稀少,倒也没出多大的乱子。纵然如此,县令众官迎接一将军的传言,也是散开了去,一时间城内也是传言纷纷,各种猜测那是应有尽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