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姜家子的选择-《汉末文丑》


    第(1/3)页

    众人回到官寺,已将近夜暮时分了,而董江、铁千二人已在官寺等候多时了。

    文丑见这两人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在天色大黑时才来到官寺,即知定是桃林塞的建筑都已修葺完毕了,想来明日既可率人入驻,开始训练了,不由大喜,紧不上前询问道:“董君、铁君,可是桃林塞修葺之事,完工了?”

    “正是,今日下午时即已修葺完毕了,又命人打扫清理了一番,方才回来向你禀报的。”董江言道。

    “好啊,好啊,明日就可以开始训练了!”文丑激动道。

    “大兄,明日当真可以开始训练了么?”颜良摩拳擦掌的言道,文霸亦是双目放光,探头询问。

    “嗯,……可曾通知了入选的乡民?”文丑以手抚额询问道。

    “我们归来时,不曾见着你,想到你昨日所说,尽早步入训练之语,我就与铁君一商量,私下决定,令乡卒传讯各亭了,还请文君治罪。”董江闻言,瞧了铁千一眼,恭瑾拜道,铁千亦是下拜请罪。

    文丑闻言,忙上前将二人托住,赞誉言道:“二君,此举正和我意,万不可下拜,有二君相助,吾定能训出一支铁军,以保境安民啊。”

    “多谢文君不罪之恩!”董江、铁千感激道。这件事虽小,但若是非要上纲上线的说,是可以往私传军令上靠的!当然董江、铁千两人也是知晓文丑之脾性,知其必不会怪罪,方才这么做的。若是以后,在关系到军队生死之时,他们是万不敢如此而为的,只观其二人请罪之举便知,这也是文丑赞誉他们的原因。

    “来、来、来,为庆祝,明日训练开启,今日我们不醉不归!”文丑一手扯着董江,一手抓着铁千,豪言道。

    众人哄声应好,随即忙碌起来。不多时老张头就将菜肴饭食等一应事务一一做好,由阿二等乡卒伶俐的端来,上案。酒足饭饱后,沉沉睡去,自是不在话下。

    这边文丑等人吃酒谈笑,何其乐也。而在陈棚里的乡三老姜承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姜承端坐堂上,姜志、姜恢、姜宣三人端坐堂下。姜志二十四五、姜恢二十一二,正是姜承的另外两子。而今三人给姜承请安,却被姜承叫住,看样子是要说教一番。当然此姜恢非姜可儿之父。

    “咱家避居于此的缘由,想来你们也都知道了吧,转眼间亦是十几年了,本以为今生不会再有什么机会的,不想却出了此等巨变。”姜承看着堂下端坐的三人言道。

    “知道一些,阿父今日言此何意?”老大姜志出言问道。

    “自禁锢之祸起至今,十几年来,已累及吾家三世!而中平元年,黄巾贼起,朝堂担心士子心有怨毒,同黄巾贼一起造反乱上,而禁锢稍解,以期士子感恩戴德,到今天,已又过了三年矣,但如今全国范围内,贼起多如牛毛,叛乱屡禁不止,想来完全解禁之日应是不远了。”姜承并未回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阿父意欲出仕于朝堂否?”老二姜恢颦眉言道。

    “我老了,早没有这个野心了,但你们正年轻,当为后代着想一二,不可默默无闻于此荒野之中。”姜承摇头言道。相对于他们士子而言,这乡野文化之贫瘠,当真是荒野了。

    “阿父不是时常教诲我等,当修德养身,以待时机?莫非现如今时机成熟了?但禁锢犹在,朝堂疑心犹重,吾不见时机在何,请阿父教诲。”老大姜志恭瑾询问道。

    “志儿,你所言不差,但只是着眼大处,而未能思虑细节,此非名士所为啊!”姜承摇头言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