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敲山震虎(终)-《汉末文丑》
第(2/3)页
姜承问诸弟子是否能如文丑一样,出世不过月余,便能贵为有秩,并使得乡民交口相赞,以为父母。诸弟子不解其意,一时为之冷场。
姜承叹息说道:“上次文君登门造访,我见他英气逼人,虽也赞他上任以来,遗钱访民,可谓之仁,但老实说,也实在没有想到他竟然仁义如此!‘仁义孝三郎’之誉,名副其实。”遍观在座的弟子、门生,只觉无一人能比得上文丑,拂袖按案,慢慢地站起身,说道,“吾今日坐得久了,腿上疼痛,要回屋中休息。你们各自散去罢。切记‘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可为外人道也。”
诸弟子皆闭嘴收声,又一次避席伏拜,送他离开。
走到陈宁身边儿的时候,姜承说了一句:“止明,里监门乃为贱役,非志士所居。你明天就辞了此职,在我门下专心读书吧。……,过几天,你可以去乡里官寺拜访一下文君。”
陈宁又喜又奇,喜的是听姜承意思,这是打算将他正式收入门下,改“门生”为“弟子”了;奇的是叫他去拜访文丑。他抬起头:“先生,你叫我去拜访文君?”
“你们几个如果有意,也可与止明一起前去拜访。”
最年长的那个弟子、年轻的那个,还有另几个一直都在批评、抨击文丑的弟子尽皆愕然,齐齐举首。张驰说道:“文丑乃是异叛之徒,非我道中人。虽有些胆略、武勇,但是像他这样的人,胆子越大,危害也就会越大!先生,您怎么叫弟子等去拜访他?”
姜承叹了口气,说道:“上次文君登门造访,向吾问政,问该如何治理本乡。你们知道老夫是怎么回答的么?”
“不知,请先生示下。”
“吾对他说,‘备寇于民、藏富于民、压制大姓’,你言他此事不对,他实际上是在遵从我的建议啊!”
“可是先生,……!”
姜承打断了张驰的话:“腾云,你是一个正直而有志向的人,理论基础足够扎实,但却不能灵活应用,此为汝之短也!
姜承顿了顿又道:“以人杰而论,文君举止有度,却实为我平棘人杰。他有虎胆,备武勇,懂大势、知谨慎,尊老敬贤,还能折豪强,再加以其家向来名声,假以时日,必能青云直上。我叫你们去拜访他,是为了你们日后的前途着想啊。”
张驰、陈宁这些人都是乡间寒族、小家的子弟,没一个是豪门大族出身,出身最低的陈宁更是操持着里监门的贱役。以当今的世道而言,他们要想出仕,难之又难,就算侥幸出仕了,也断是难以升至高位,很可能会终生止步在斗食小吏的位置上。
张驰等人听了,意外之余,感动非常,伏拜叩谢师恩。但扔面显挣扎之色,他们心中亦是知晓,文丑其人绝对是个一时之杰,但先入为主的观念,还是左右着他们的选择。
姜承无可奈何,又道:“你们愿则去,不愿则不去。为师不强迫你们。”说完,自出堂外,归室内休憩去了。
因为对文丑整治文极这件事之看法的不同,姜承的弟子、门生们互相之间起了争执,他们争执得很激烈,但着眼点却都是在“文丑整治文极的过程”上,争论得是“文丑这么做对不对”,而对“文极家道中落”这个结果却似乎并无太大的感受。
“乡中大姓、豪族”里的另外几个大姓就与他们不同了
他们同样关注“文丑整治文极的过程”,但是相比之下,更令他们震撼的却是“文极家道中落”这个结果。以文家子之身,对文氏族人犹下如此狠手,若是他们呢,文丑又将如何惩治?
第(2/3)页